本周上半周,网上一篇因加班怒怼上级的网文获得了非常广泛地传播,尽管过后官方证实这是虚构信息,但在很多打工人看来却是真实写照,道出了很多打工人的心声,我在我的朋友圈里就看到有不少人在转发、评论,还有对当事人投去敬佩和赞赏的声音……不得不说“打工人苦加班久矣”。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加班似乎成了一种“有地位”的象征,一个打工人如果从来不加班,某种意义上来讲似乎就是不被重视的表象。在日本甚至有一种文化:一个职场人如果一下班就准时回到家里,通常会被邻居“瞧不起”,家人甚至会为此感到很焦虑,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一个既没有应酬,也不加班的打工人,肯定不会是公司里的骨干,实际上很多地方的职场文化或者都是如此。
较早以前 ,一位在深圳的设计师朋友和我讲,他真的是太累了,永远都有干不完的活,还经常受甲方的气,有很长一段时间,他的状态是每个月必须要狠狠地睡上一整天——就是啥也不干,睡上20多个小时,如果不睡上一整天,感觉自己随时都会猝死,这样一来,所谓的幸福感、获得感都在很明显下降,他甚至说,和他那些在内地三四线城市的同学、朋友比起来,他表面上是身份千万(在深圳有一套房),但从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来讲,他觉得他不比他们强多少。
一些智力密集型企业创造了非常“人性”的加班文化——潜移默化的让员工主动加班。比如我知道广州某规划企业,正常情况是下午5:30下班,但是如果员工6:30离开公司,公司就提供免费晚餐,很多人的想法就是与其5:30离开公司塞在路上,不如吃了饭再走,当他吃了晚餐差不多就到晚上7点了,公司8点钟又提供免费茶歇,很多人想是回去也没啥事,就在公司待着吃点免费茶歇,顺便干点活。
吃完茶歇后差不多到8:30,公司的政策又是9:30回去公司报销打车费……这样一来,很多人原本是5:30下班的,通常会悄无声息的干到晚上10点以后,尤其是那些单身青年(我的同事有一个经典理念:智力密集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单身员工)大部分情况下都会10点以后再离开……事实上,对这些加班的员工而言,除了上面的看得见的“好处”外,因为投入工作的时间更多了,业绩通常会更好,晋升发展的机会也会更多……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互联网公司晚上10点后都是灯火通明。
从前文提到的这一引发群体情绪的事件来看,确实是越来越多的人在诟病、讨厌加班,但也是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加班,今年开年以来,我所走访的企业,大部分员工的状态是:永远有加不完的班,但很多企业整体的人均效能却始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让很多人或很多企业都陷入了一种非常恶性的状态:加不完的班、无法提升的人均效能以及不增反降的奖金……
如果说90年前出生的员工还只是在诟病加班,处于一种讨厌加班,但事实上又经常加班的状态中,那么00后可能从源头上就开始排斥加班了。东莞某国企业领导前段时间 和吐槽,说他们到某高校招应届毕业生,有学生第一个问题是:你们单位要不要加班?客户领导说,我们这样的行业加班是常事,然后学生很肯定地说:那我不要投你们的简历了……作为一位70后,他说他很难理解这样的学生。
所以,事实上,我在企业内部观察到的现象是,一方面员工普遍诟病加班,当然,不少员工仍处在加班中,但另一方面,我看到很多关键岗位上的员工,通常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他们多数都处于一种非常拼命的状态:工作日熬夜、节假日加班就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本周二我在长沙出差,考虑到周四要到武汉,索性就在长沙多待一天,我约我的一位朋友周三上午见个面,他周三不行,因为他要出差,但是他也很想和我聊聊,所以就和我商量安排在周二晚上见一面,但是周二晚上他还有个应酬,所以我们见面要到周二晚上9点后……
最后,周二晚上10点半我们见了一面,他现在某大型国企下属分公司的负责人,分公司有300来人,他说他现在基本上处于全年无休的状态,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拼,他说他现在处在这个位置上,一是他们所处的行业变化很快,如果跟不上,很快就会被淘汰,那么这300多个人可能都没饭吃了,另一方面,分公司刚成立不久,很多东西都需要他亲历亲为……
同样的,就是这两天,我的一位同事在给某市政府做课题研究,直接向市长汇报方案,他说汇报会都安排在周末,我问他,市长不休息吗?他说,市长眼里只有GDP……类似地,抛开回报不说,实际上在大部分企业里、部门里,最辛苦的往往是老板(一把手),在一些民营企业里流行的说法是: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老板不当人用。所以,普遍的现象是:关键岗位上的人都在拼命的加班,而越是普通岗位的员工,越是不想加班、不愿加班。问题出在哪里?
实际上,据我的观察,多数员工并不是纯粹的排斥加班,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无意义的加班,二是没有回报的加班,三是上级都闲着,只有自己的加班。前者是指哪些在当事人看来完全没必要的加班,仅是满足上级个人的爱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给一群死刑犯布置了一项工作:将一堆砖头从A点搬到B点,再从B点搬回A点,每天就是做这样的事,一段时间下来后,这群人全疯了……所以,那些无意义的加班是大部分人始终不能接受的,实际上,还有那些只是为了讨好某一个群体的加班也越来越不受待见。
前面我讲到,那些处在组织内部关键岗位上的人,他们愿意或者说他们事实上就处于一种长期的加班状态中,这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相对更珍惜当前的岗位,他们能够获得更多、更大、更直接的回报,所以,我通常和老板们讲,你不要去和员工讲“你看我经常在加班”这样的话,你是在为你自己加班,而员工是在为你加班……所以,要加班要解决激励导向问题,员工不一定会因为有加班工资而加班,但至少有加班工资会让加班这个事更被员工接受……
最后,有些管理者自己从来只动口不动手,从来都是看着下属加班,自己从来不下场,甚至是远程操控,而一旦有成绩了,又来抢功劳,这样的管理者通常会成为阻碍员工加班的关键因素。
整体而言,关于加班,我观察到的情况特点之一是,关键岗位上的人都在积极主动的加班,这样一来,他们往往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而普通岗位上的员工很多人都在回避加班、排斥加班。我想,久而久之,这大概会进一步加剧层级的固化,事实上,发展空间越来越少是现在的员工绝大部分企业里所面临关键性难题(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欢迎关注)。
作者简介:
王荣增:管理咨询师、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管理培训师、商业作者。专注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咨询及培训,著有《精进管理: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