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将焦虑减缓?如何将焦虑变成我们的正向能量呢?五点建议。
![](https://img.haomeiwen.com/i6101338/ab60910b2ff98160.png)
第一,承认焦虑,与其自洽。
对外界“耿耿于怀”的焦虑;对现实不满的焦虑,都属于“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错误做法。我的建议是:一是关注主观原因,少说客观问题;二是表达自己的焦虑情绪,并获取行动指南,行动起来。我们要明白一点,一味的不满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要先稳定心态、认清差距、明确目标、再去努力,真正实现知行合一。比如,你要是晋升焦虑的话,不如找下自己的原因、寻找自己与优秀者的差异,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与领导进行沟通,了解其眼中的优秀标准是什么。事实上,当焦虑者把焦虑事情的注意力调整到实际行动中,焦虑会逐步遁形。承认焦虑,与其自洽。这是非常有效的正向能量处理法。
第二,建立个体期望值体系。
人生最怕的是没有目标,或者设定的目标遥不可及,前者叫胸无大志,后者叫眼高手低。《人生海海》的作者麦家认为:“最好的目标是当下无法达到,但是通过努力,跳一跳勾一勾能达到的,这样既没有好高骛远,也有一定奔头。”麦家认为的目标,实际上就是给自己搭建了有效个体期望值体系。
职场人,应有自己期望值体系。比如,从职业生涯看,是希望走管理序列,还是专业路线?说白了,你是希望自己成为领导,还是成为一个专业人才呢?又比如,在职场上打算做成什么样成就?对单位有什么期望值?自己应该如何做才能匹配自己申请的岗位?等等,这均是个体期望值体系的内容。
有效的期望值,属于正三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自己希望得到什么,并为之而奋斗,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焦虑会得到极大缓和。
第三,寻找出口。
找一个适当出口,如培养爱好、打造品牌、知识变现等等。我们知道,并非所有人的舞台搭建在单位的平台上,但因为种种原因暂时无法离开,必须有一个出口,不仅为了个人的成长,也为了在未来的某一天应对可能存在的失业风险。这个出口,有可能是是你的爱好。我的一名同事,她工作踏实,年龄45岁左右,已过了可提拔的年纪了,她咨询我,以后该怎么办?我感觉到她的焦虑,提醒她,可以把自己最擅长的事或者爱好拾起来,这样可以分散个体职场焦虑。她认为自己培养孩子出国,成绩优异,这些年的教育可以与别人分享。于是,她利用业余研究子女教育问题。这不,不到一年,她已成为了身边很多人的教育专家,经常有人找她咨询。她说,自己有一种满足感。这就是他的焦虑出口。
所谓有技在手,吃穿不愁,万事不愁。多一个特长,多一点技能,职场上的自己就多一点加分项,也可以分散了我们的焦虑感。
同时,寻找出口,也给我们调整职场方向提供灵感。归根结底,是要把自己变得强大起来,这样的人生才会更加完美。
第四,打造多圈。
多圈就是多个小圈子。小圈子不是阿谀奉承的利益圈,而是有一些共同兴趣爱好的圈子,这样的圈子才是自己的加分项。在圈子你学习,充电,结交人脉,不仅可以提升能力,还可以减少焦虑。
第五,尝试倾诉。
倾诉是这个世界最好的缓解情绪的利器。尤其是女性,如果把郁闷、焦虑放在心里,会容易出问题,尝试倾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与大自然倾诉,去祖国的大好河山去看看,放松心情,你会发现工作那些难事,实则小时;除了生死,再无大事;与朋友倾诉(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与同事倾诉,这道理大家都懂得),寻求朋友的开导,一言点醒梦中人;在网络陌生环境中进行倾诉,比如,写点文字发到头条,发到微博上,不过最好隐掉自己的姓名,有助于情绪调整。
正如美国电视剧《逍遥法外》里提到的,焦虑使人心力交瘁,也让人功成名就。事分两半,用好了,进入正向发展系统,用差了就是洪水猛兽,不可收拾。职场焦虑源于对生存的焦虑,是一种控制感的诉求,也是期望值体系出了问题,这是职场人不可避免的迷茫。对此,承认焦虑,与其自洽,建立个体的期望值体系,建立新的出口,打造多圈,尝试去倾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远离职场焦虑,提升正向能力。但归根结底,正如李嘉诚所言,“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类似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