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爱旅游 爱文字摄影旅游随笔专栏
青神中岩寺:先有中岩 后有峨山

青神中岩寺:先有中岩 后有峨山

作者: 完璧 | 来源:发表于2020-04-22 11:06 被阅读0次

            眉山青神中岩,唐代建寺,川南佛刹丛林之一,素以“川南第一山”、“西川林泉最佳处”著称,分上、中、下三寺,统称中岩,面积约5平方公里。

            中岩属龙泉山脉,最高处为慈姥岩,海拔616米。

            正因为中岩以山水奇秀、林壑幽美而闻名,又有“西川林泉最佳处”之说;所以,我们曾经在十余年间多次来过,还在山上住过一夜。以前来要转乘很多次车,从成都新南门车站到眉山青神,再转中巴、小巴沿江颠簸到中岩,有时回程可能还要搭上四面透风的小面包车。

            后来有了自己的SUV,方便多了,且道路大部分都修成水泥路了。

            中岩传说是开山祖师第五罗汉诺讵那尊者道场。中岩三寺,各有特色。下寺紧依岷江,岩壑清幽。寺建于西晋,盛于唐宋明清,有“先有中岩,后有峨山”之说。自唐以来,李白、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大诗人文豪均在此留下诗章、游记、题名。

            有一次来时,曾有新~加~坡抑或港~台的信徒结伴前来,团队浩大,可见其影响颇深。只愧我等不是信男信女,无法领略他们的心境。我们只为文化和山水而来,拜膜的是另一种神境。

            山门内,翠竹丛丛,林泉相依,阳光透射,空气清爽。而游人的心境,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路途中常可见到在任何一处山林都有的景观,据说可壮腰和筋骨。

            一处“情侣石”也颇有情趣。

            岩上“唤鱼池”3个大字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同王弗联姻时所题。

            过了“唤鱼池”,也就是进山的曲径了,五月、六月的阳光洒在地上,心情极爽。加之鸟叫蝉鸣,风拂林木,每次来都有新的感觉。

            中岩胜境牌坊处,是上寺与中寺的分界。

            此处有“下山虎”一尊。古来以虎前牌坊为界,是中岩中、下寺交界处,前后用石凿有上山虎和下山虎各一只。

            相传北宋年间,因中、下两寺僧人争香火而发生械斗,告官县衙,县官糊涂,判两寺不和乃为“神虎”相克,令毁虎求和。众僧循言,先击毁上山虎,正捣毁下山虎时,恰逢东坡途遇,力劝众僧明辨是非,才留下这无头无股的“下山虎”文物古迹。

            下面右中图的山石,是不是那只被僧人砸毁的上山虎呢?真有点像!

           到了接引亭,略作休息,便可一路爬山,观赏不尽的风光、人文景观了。记得我们在这里,还吃了自带的便饭呢。

            中寺在一段陡削的坡路之上,附近岩间佛龛密集,刻有许多石像,人称“千佛长廊”。 而山林中的千佛岩石刻,大多遭到破坏,佛像的头大都被盗走,还有那个年代被毁坏的,少量留下来的和后来才重建的精美的佛像,给这座山林彰显了佛的浓郁氛围:

            一路山崖叠翠,青竹拂袖,鲜花傍崖,好不安逸。

            看不尽的摩崖佛像与壁刻题字,彰显佛教与华夏文化的渊源。

            再向上便到了黄庭坚题刻“玉泉”的覆岩下,从玉泉岩至双龙桥之间,可远眺峨眉,俯瞰岷江。黄山谷玉泉品茗,刻《玉泉铭》与石壁上,文人雅士,达官显宦纷至沓来,吟诗品茗,形成玉泉碑林。范成大、陆游等也留下诗篇石刻。

            顺便说一句,中岩慈老峰的茶也清香着哩,喝了,也就免不了要买点回家呢。

            崖壁间依然有很多摩崖造像。

            山崖峭壁上,连花也开得这般豪气!连树也长得这般爽气!

            有一段路是起伏的,先往下,然后再上。山林中树和竹,并行拔高,还有些许芭蕉点缀其间。

            这尊雕刻古朴而精美的石狮,狮头所向是一处高高的石阶,石阶上有个牌坊。这里就是中寺了。

            石墩上的雕刻像是孙猴子在斗牛魔王。

            很精美的飞檐和佛塔。

            农家主人的大公鸡和鸡婆好漂亮,散放的鸡是“资格”环保的。

            鸡们也有和谐温馨的“天伦之乐”。

            中寺地处中岩主峰“慈老峰”上,古为“景德禅院”,建有山门殿、四大天王殿、藏经楼、药师佛殿五重及十数幢佛堂、僧房、亭榭等,规模金碧巍峨,为中岩之冠,历代香火鼎盛,含宏光大,享誉川西南。可惜禅院建筑殆毁。现景为1985年重建。其中石坊上“景德禅院”四字为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手书。

            这里的“原住民”善良厚道,不管你买不买他的香火,他都热情地招呼你坐下休息。有一位大哥,我们往次来还住过他家,他有一个老母和小孙女,与我们很合得来,遗憾他老母几年前在92岁高寿去逝了。

            过了一年,我们又去中岩,那个小女孩又长大了一岁,还是那么天真可爱。

            大哥还有一个亲家,在上寺当管理,两个人早年都当过本地的生产队长。他们养的鸡散放在山林中,只早晚喂粮食,很环保哦。我们在山道上曾看见过“不准放羊”的标示,非常奇怪,大哥说他们什么都养,敞放在山林中。他们卖的香火晚上都不收回,早起有人路过,见无人就把钱压在货摊上,拿走需要的东西。

            下图拍摄的是这家人的又一个小女娃后代——

                                                        《喵星人与山里娃》

                                                                                 摄于中岩慈老峰

            又往下去,是伏虎台。

            转过中寺,在中岩至上岩的道旁,巨石嶙峋,密布宋、明遗刻。岩下有一小石桥横卧溪壑之上,名“虎桥”,桥头为仙人伏虎之处,称作“伏虎台”。

            《四川通志》载:“唐·无尽禅师曾伏虎于石笋下,所谓伏虎台也。”台上巨石壁上题刻为宋至清各代名士题咏,集书法草、篆、行、隶、楷之大成,乃艺术宝库也。其中,尤以南宋政和年间高陵李时题书“中岩”二大字为佳,均为四川省重点保护文物。

            中寺的一处寺庙,早已显出破旧之态,此时,千手观音正隐藏在烟雾中。

            再往上走,是涧道。

            当然,这些润笔之词,是景区介绍上说的。说实在的,这里管理不是很好,“流泉响石”因为没有什么水,已经不再奢望。不过其他也还差强人意。听做古玩的宋先生讲,小时候,三十年前,应该与此说法相当。

            上涧道即是上寺。上寺早已毁掉,新寺听说正有旅游景点开发商准备承建。其实,几年前来到上寺,见其一片荒芜,有下面卖香火大哥的亲家在此设了信徒捐款箱。我们也曾捐了些许银两。听说那位大哥已经高寿,且有严重的心脏病,下午欲下山输液。还能坚守于此,真难为他了。

            下图这位老人是中岩寺的末代和尚,一个人孤独地守在上寺被烧毁的寺庙残基上,好些年前见他时,他正为重建中岩上寺而筹集“功德钱”(据说重建中岩寺要100万)。

            庙宇无存,苔影依旧,默默述说着岁月变迁。

            犹有昆虫不问世事,留下游人空叹人间:

            再往上还有东坡读书亭,几年前已经是一处四方光架子了,在“5.12”地震中,覆瓦滑落不少。也不知现在重建没有。前些年看上寺尚无新建,想必东坡读书亭也还是老样子,还可能更遭,不看也罢。

            蹬慈姥峰从后山两千余米溪流栈道回返,行走其间,溪水叮咚,如歌似曲,穿行在遍布的竹木和桫椤林间……

            后山比较原始,也确实有些险峻之野趣。有不少远古遗存的桫罗。桫椤是国家珍稀树种之一,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素有“冰川元老”之称,是研究古代气候和植物形成、植物地理分布类系的活标本。

            这颗大石头,是“5.12”大地震中从山上滚下来的,然后就一直躺在了那里。

            也许我们还会来,因为实在是喜欢中岩这个灵秀之地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神中岩寺:先有中岩 后有峨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iy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