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孩子,我尊重你说不的权利

孩子,我尊重你说不的权利

作者: 映雪晴岚 | 来源:发表于2019-04-08 17:38 被阅读9次

孩子频繁说“不要”的时候,他想表达什么?

我比较喜欢观察儿童。

孩子精神世界小宇宙的发展变化用日新月异来说,一点都不夸张。

比如我们家这个两岁四个月小女孩。

在两个月前,她的口头禅还是“我要……”我要做什么,我要某物,大人尽量给满足了。

近来的口头禅就已经变为:“我不要……”了,她开始从索取转向拒绝

比如,早上起床,给她穿蓝色的衣服,她会说:“不要~要穿粉红色的。”于是我们就必须给她拿粉红色的。如果不给拿,她就拒绝穿衣服,哭闹,用身体所有的力量去跟你对抗。

再如,她晚上睡熟了会尿床,但是她不要套纸尿裤睡觉,任何时候跟她说穿上纸尿裤吧,她都是:“不要,不要穿~”如果强行给她穿上,她不仅哭闹,还要自己动手撕开脱下来。对此我们除了晚上起夜把尿,多铺几层隔尿垫,尿一层,抽一层,没有其他办法。

这个春天的惊蛰到清明,我明显能感觉到,她在往两周岁半成长的路上,在完成了“我要”可以满足之后,开始争取“我不要”的权利,她似乎也想确认下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控制力。

她拒绝按照大人的意思来,她有她的主意,哪怕这个主意可以秒变,也一定要按她的意愿来。

昨天清明假期,一家早教机构联合一些母婴产品商在购物广场举办了儿童爬爬大赛活动。只要参与就有伴手礼可送,若获得小组第一名还有额外奖品。我们报名参加了。

但是很快发现,让女儿参赛并不是那么容易。场地里有各种游戏摆设,她只愿按她的意思玩她的,赛制规则里面的游戏她一个都不要玩。

比赛规定,两岁以上儿童家庭要比丛林飞渡游戏,分四步,第一步家长带着孩子踩过小圆踏板;第二步孩子坐在家长肚子上,家长面朝天双手双脚触地,像螃蟹一样爬过指压板;第三步让孩子钻过一个小拱门;第四步家长带孩子走过软平衡木到达终点。

这么简单的游戏,我们先带女儿演练,她到了小拱门前,就是不要钻,她要爬到拱门上,再跳下来,无论怎么劝说都不钻。

后来,我们选择先观看其他家庭参赛,女儿也一起看,但是她仍然拒绝钻拱门。

她奶奶在旁边建议说,可以大人一人一头,这头一个人把她推进拱门,那头把她接过来,相当于传递动作。

我们在演练的时候试了一下,强迫她过了一次拱门。没想到这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她过去之后大哭,甩开我们,直接起身把拱门给推翻了!这简直是砸场子,要破坏人家的赛段设施啊,我们把拱门扶起来,她继续哭着推倒。老师来了,跟她说不可以推,老师扶起来她继续推……我们只能把她抱走。

一会儿她情绪稳定了,其他队伍差不多也比完了,我们说正式参加一下吧。

参赛的画面好看了,女儿全程拒绝参加。过小圆踏板她蹬着小腿嘴里喊着不要不要,是我提着她的胳膊过的;坐爸爸肚子上也是哭喊着的;过拱门是被两人递过来的;走平衡木也是不肯配合被提过来的。

到了终点,她还大哭了一会儿,嘴里喊着“不要~不要~”

为了得到那一点点免费的小礼包,我们胁迫了她。

如果说她的反抗是现场哭闹一会儿那也就罢了。当晚睡到夜里,她莫名开始大哭,嘴里喊着:“不要,不要钻!”两条腿蹬得床咚咚响。我知道她在发泄被胁迫做游戏的愤怒和不满。轻轻拍她、抱她,嘴里也跟她回应着:“好的宝贝,对不起,我们不该强迫你,听你的,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哭了两三轮,持续了几分钟,她终于平息下来,继续睡了。

她睡了,我倒睡不着了。看着透过窗帘泛白的月光,思绪纷飞。

我觉得我们伤害了女儿,没有尊重她说不的权利。而这个权利,是她未经压抑的生命的本能需求。

就像任何一种动物,都不喜欢被绳索锁着,在刚被束缚的时候,所有的动物都会拼命挣脱。当它们用尽所有努力发现无法挣脱的时候,就会开始顺从。

女儿正处于反抗和拒绝的敏感期。她就像不愿被束缚的小野兽,她要确认自己有反抗的能力,自己能说不,能按自己的意愿来。

在现场,我看到大部分的孩子都很配合去做游戏,也有几个孩子拒绝钻过拱门的,没有看到像我们家这样反抗强烈的。大概因为有些孩子已经大了,过了反抗敏感期,有些孩子则在家里被父母要求得顺从管了,这会儿也会乖乖听父母的。

从小被控制被束缚的大象,会变为无力反抗的弱者

动物园里的大象故事足够让人警醒。 马戏团失火,几头大象被活活烧死。人们在清理现场的时候发现,大象只是被细绳栓在木桩上,其实凭大象的力量,木桩和一根细小的绳子根本束缚不了它们,为什么不挣脱求生呢。

看过《黑象》这部记录片的人都知道,这些马戏团里被驯服的大象,从一生下来就被迫与母亲分离,被关在狭窄地木栅栏里,挨打受饿,直到屈服。在它们力量小的时候用绳子系在木桩上,尝试了很多次都无法拖出木桩或挣断绳子,久而久之,它就会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再怎么反抗也没用,所以,一根细绳子可以拴住它,一个小孩子也可以驱使它做事。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在她尝试自己反抗的力量有多大的时候,被限制发挥她的能量,让她觉得自己是弱小的、无能为力的、无法抗争的。我不希望她变成有力量却没有反抗勇气的大象,我不希望她被人控制被人驱使。希望她将来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她忠于自己的内心,对于不愿意做的事,敢于说不,并且有能力脱离险境,保护好自己。

遇到坏人不敢说不的孩子,有多可怜?这样的案例层出不穷。每一次幼儿园虐童、女孩被性侵、校园凌霸,受伤的无一不是不敢反抗、不敢说不的孩子。

从吸引力法则来看,这些受伤害的孩子,是被欺凌者挑选过的。他们身上已经有了弱者的气息,吸引了那些“野兽”。他们在选择下手对象之前,已经知道了他们没有反抗的力量,或者反抗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比如那个提孩子耳朵取乐的温州幼儿园幼师,她那么喜欢取乐,怎么不去提园长的耳朵,怎么不去提有势力家长的孩子?比如因为一只口红就教唆把孩子下体打穿的甘肃小学女教师,她怎么选择了这个母亲离家、父亲残疾,家庭贫困、孤苦无依的女孩子作为怀疑对象和殴打对象?有调查显示,被校园凌霸的孩子,多为身材弱小、家里对其关爱较少的孩子。施暴者在施暴时候,潜意识里都给自己估量过后果了。

我希望我们的孩子走出去,自带“不受气”、“我不好欺负”的气场,他们待人接物自信自如,他们有判断力与辨识力,他们的第六感会帮助他们主动远离险境,他们也有智慧与勇气保护好自己。

能够放下执念,不“威逼利诱”,才是真正的尊重吧

强者的气场与智慧,全凭孩子幼年阶段在家庭养成。

家长首先不要做一个欺凌者、控制者,把孩子作为被压迫者。

这里就是不仅满足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还要做到孩子说不要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让孩子有说不的权利。

想来我非常惭愧,有时候孩子跟我说不要的时候,我嘴上虽说好的好的,但是我接下来还会想方设法去说服她,让她按我的意愿来。

比如,她早上刚醒来不要起床。我呢,很想让她快快起来,吃好饭,趁天气好带她到外面逛一逛。

在这个执念下,她说不要起床的时候,我说,好的。表面是答应了。

但是我接下来说:你看外面天气多好啊,我们出去玩。她说,不要~

我又说:你看这个衣服好看吧,宝贝来穿上看看。她说,不要~

我不甘心,你看妈妈起床了。她说,不要起床,陪蓁蓁~有点哭腔了。

我有点不耐烦了,说:那你睡吧,妈妈要出去吃饭了。她开始哭起来:妈妈不要走,妈妈陪蓁蓁~

我出去了,她继续哭闹。奶奶把她抱到飘窗上看外面,转移着注意力把衣服穿上。

反思一下,我这个妈妈,在面对女儿说不的时候,我用尽了“威逼利诱”之能事。

我顺从她了吗,尊重她了吗?没有。

世界上任何一种强迫,无不是从“威逼利诱”开始的。

为什么,我不能够在她说不要起床的时候,静静地陪她待一会,看看她要做什么,顺着她的节奏来呢?

因为我的执念很重,我认为早点让她起床是对的,这个事情毫无置疑很重要。我没有放下这个执念。为什么尽快起床是对的,陪她在床上待一会就不对呢?

成人比孩子心眼多,会表达,但是不见得有孩子有洞察力,不要去妄断孩子的行为是否合理。成人也比孩子有力量,用强迫的方式让孩子屈从,这是倚强凌弱,对孩子不公平。

最近一段时间,女儿起床都很不顺畅,几乎每天早上醒来要穿衣服时,都会拒绝大人给她穿,要不就对衣服挑三拣四。现在想想,这大概与大人从来没有顺畅地满足过她的意愿有关。起床穿衣服这件事上,她总需要“说不的权利”得到满足了,才会变得从容。

就好比孩子很喜欢吃糖,被限制吃糖的时候,孩子在看到糖的时候,会极力想要,就不会从容。

早上,女儿醒来,爬到我身边,嘴唇在我的脸上碰了一下,眼里是亲昵是笑意。我心头一喜:宝贝你原谅我啦,宝贝还是爱我的~

昨天我们强迫她参加游戏,经过她现场的哭闹发泄,夜里的大哭发泄,一夜的睡眠修整,这件事在她心里似乎已经如潮水抹平了沙滩,了无印记了。小孩子的自我修复能力就是这么强。

经此一事,我这个母亲,也有一些觉醒了。

孩子,今后我一定尊重你说不的权利。

相信年幼的孩子,她的一切行动意愿发自生命内驱的本能,她要做什么、不做什么,有她自己的逻辑和理由。而作为成人的我,若不了解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奥秘,那就选择无条件尊重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我尊重你说不的权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my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