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专栏中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如果古典老师开了一门专门教人如何恋爱的课程,你该不该报名?
答案是「不该报名」,因为古典老师并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即使他在生涯规划的领域有所成就,也不能默认他在其它领域都能精通。
在心理学上,这个现象叫做「光环效应」:当我们对一个人有了正面好感之后,就可能过度评估与他有关的因素。比如我们遇到一个帅哥,就倾向于认为他是有教养的、为人正直等等,但可能对方完全不是这样的人。
我个人觉得,这个逻辑不仅适用于鉴别那些非相关领域的「专家」,更可以用来鉴别那些相关领域的「资深人士」:如果这个人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简单来说就是「知行不合一」,那么他说出来的那套道理,就不再具有说服力。
有可能他说的这套道理都是对的,然而他做的都是另外一套,说明他自己真正相信的是做出来的那套道理。所以,他想让你相信的那套道理,并不是他自己相信的那一套。基于同样的原因,他说出来那套道理,在可信度上是会打折扣的。
至于对方为什么会想让你相信一套道理,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明星立一个与自己相差甚远的人设,背后是商业利益;父母逼孩子多读书、自己却在看电视,背后可能是想把奋斗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说到:父母本身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为孩子做了什么,更加重要。当小孩子看到父母每天手不释卷的样子,会自然而然认为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即使父母没有特地抽时间给孩子读书,孩子也会自然地喜欢上阅读。相反,如果父母在家总是玩手机、打游戏,孩子自然会认为手机和游戏是才是生活中该有的一部分。
因此,无论是工作、教育还是生活的其它方面,当我们想要说服别人相信自己的道理时,做好「知行合一」,才是最有利的说服。
相关文章:
主动选择的人生,离不开深度思考
前一篇:
我的理想工作三要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