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心诚手抄心省(非肉心),
自省自悟。
不省非不悟,而会倒退好几步!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见性之人,言下须见。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依此偈修,免墮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滯,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既有无量无边罪。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何其自性,本不生灭,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无动摇,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
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慧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己得悟,只合自性自渡。
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箇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逢袁则止,遇蒙则居。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
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
佛言:善根有二,
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
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
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悟。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之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善知识,"摩诃波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
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
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