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文学名著有看的价值,要么能提升你的写作能力,要么能教会你一些道理,悟透生活和人性。
可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对于大部头的文学名著没时间看,又看不进去,甚至给人的感觉枯燥无味,远远没有现代网文看着爽。
但说实话,网文没有什么营养价值,看完后很快忘完,除了当时引发人的各种情绪,过后给不了任何人启迪和有用的价值感。
所以我是看名著困难症患者,多次计划硬着头皮啃下去,多次失败而告终,书架上摆满了看了一半又早忘了的书。
直到我发现《有书》,我喜欢上了早读,早上我会在做饭时带上耳机,听着一周一本书的共读,通过对一本书的解读,我跟着节奏毫无压力地听完一本又一本,真是受益匪浅。
碎片时间,还看含金量特别高的爆文,记录文中的金句和观点,锻炼自己的思维,拓展知识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我发现现在写文章几乎不卡顿,想到一个选题和主题,只要敲下第di一个字,后面就好像有人推着我一样,一口气把整篇文章顺了下来。
俗话说: 写作就是输入—思考—输出的过程,所以爱写作的宝宝,一定离不开读书,那么怎么读呢,对于大部头的文学书,有时我们很难看懂作者要表达的意思,那么就像我这样,听人家的拆书稿,会有书中内容的详细解读。
这可比你自己读又理解不透强多了。
碎碎念:
多雨又闷热的季节,哪儿都不想去,本来把二宝带出来不让他接触手机,可没想到天气原因无法出去玩,他又沉浸在游戏中放飞自我,我的情绪也是压了又压。
突然不想管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要上学期间认真学習,放假还是让他高高兴兴吧,管得太多,他玩得不开心,也把我气得血压飙升,何苦呢?
他自己都说,他有计划,在学校会好好学習,放假要好好玩,不要逼他太紧,随他去吧,我只管让他吃好穿好玩好,与其娃不如自己。我自己还有计划呢,小小孩子能有计划我不是应该高兴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