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互联网+”亲子共谈会——一次乡村家长会的变革实践》有感
《“互联网 +”亲子共谈会——一次乡村家长会的变革实践》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徐莹研究生和柳城小学吴静超老师写的一篇论文。论文基于基于乡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现状,首次尝试变革传统的家长会形式,开展了“互联网+”亲子共谈会活动。这次活动以互联网为媒介,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实现了家长和学生的主体参与,激发了家长的学习意识,有效提升了家校合作的品质和层次。这篇文章我之前阅读了多次,摘录了文章框架,很想学习一下作者是如何架构,如何将繁冗的活动过程写清楚的。今天,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从本文中我关注到的点
吴静超老师是我非常熟悉的老师,她虽然不再担任班主任,但是和班主任一样关注学生的寒暑假生活,我觉得这是非常出色的老师,如果每一位科任老师都有这样的意识,那该多。在“2019你好,寒假”项目活动前期,吴老师将她们班的“互联网+”亲子共谈会如何组织的过程都分享到了微信群。因此,对这个活动,我们都是比较熟悉的。如今,看到这样的亲子共谈会写成文字,真的敬佩不已。当然,这样的实践离不开研究生许滢同学的帮助与指导。
文章分为四个板块:由家长代表到家长会、由家长会到亲子共谈会、由亲子共谈会到“互联网+”亲子共谈会、实际效果与反思。通过四个部分完整呈现了“互联网+”下亲子共谈会开展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了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外地的家长也照样可以参加家长会,实现了跨越空间的交往,这对留守儿童家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我的收获与思考
每次阅读这一篇文章,我都非常关注作者的文章架构能力,这是我无法匹及的,却是是不懈努力的方向。将家长会的策划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部分都是实践结合分析在加入作者的解读与思考,没有废话,句子特别精炼。最后部分的实践效果分为三个方面,而每一部分的效果后面都有反思。我一直以为实践效果与反思必须是要分开罗列的,原来可以一边总结实践效果,一边加入反思不足的地方,也进行对应的总结。
当然,提高家长的主动意识与行动能力,改变乡村家长的思维模式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绝不可能仅靠一次会议一次活动就能实现,这需要教师、学校、社会持续不懈为之努力,唤醒乡村家长的教育觉醒。
三、我的疑问
在读到第二部分由家长会到亲子共读会部分,两份图表的呈现,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家长和学生期待的寒假活动是相互呼应的,排名前三的均为:家务劳动、社会实践、走进家乡。我的疑问是:这些供选择的选项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供选择的是这一些选项呢?如果让孩子和家长自由说明,是否选择会更加多元?因为我在我们班开展假期调查时,同学们会大量呈现与“玩”有关的活动,感觉孩子们很爱玩。那么吴老师班的问卷结果是开放的回答还是多选题呢?如果是多选题,这些供选择的选项是如何确定的呢?这是我最想要了解的一个点。
一个看书,一个画画 感觉还是手画思维导图易于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