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论语贯通51

作者: 璞文1 | 来源:发表于2019-03-17 11:27 被阅读6次
知之为知之——论语贯通51

从2•9 ,颜回不违如愚,引申出心地修养的功夫问题。2.9--2.17这连贯8章都围绕心地修养功夫问题展开讨论。

为什么在《为政》篇探讨心地功夫修养这个不搭界的问题?因为《为政》篇开篇讲了“为政以德”。所以次之讲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心路历程,再次之2.9--2.17讲心地修养功夫。这次结构上的安排,符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由内及外的修养途径。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问修养的功夫,要不违如愚。在这个“愚”的外表下,是如切如磋的慢功细活的磨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人生的经验,书读多了难免虚浮,“指点江山,激昂文字”,是文人的轻狂。思想多了,难免爱发议论,不知事功的艰辛;反过来,从事功上的经验,难免让人疲惫。没有知识的涵养,没有前人经验的借鉴,难免思路与格局上受限制,打不开心胸。我们既需要多增长知识,同时,也要在实践中磨砺,让这些头脑上的知识有会于心。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则与此相反。在学与思的反复磨砺中,少了中道的智慧则不行。如果在实践中,在做学问时,不行中和的道理,不把中和的道理用为“学”与“思”的实践检验。那么好的道理也容易变成偏执,造成伤害。“允执厥中”,要有不偏不倚的中道智慧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这一段落的结束章句,与2•9章“不违如愚”呼应。前后呼应,只讲一个道理,做学问,做人生的修养功夫,要从心地上下功夫,要有诚敬的心理。

我们现代社会,语言少了平实,行为多了夸张。不知而强为知,美其名曰--“包装的艺术”。多了心智的诡诈,少了平实的学问心态,小丑横行变成了人生的智慧了,悲夫!

相关文章

  • 知之为知之——论语贯通51

    从2•9 ,颜回不违如愚,引申出心地修养的功夫问题。2.9--2.17这连贯8章都围绕心地修养功夫问题展开讨论。 ...

  • 读《论语》的二条主线—论语贯通08

    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是想把孔子的思想与《论语》这本书的逻辑脉络进行梳理贯通。而要贯通《论语》的整个逻辑脉络,必...

  • 论语贯通—序言

    释家多托于世外,道家则隐显不定,可进可退,唯儒家文化立人文之标杆。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是我们民族传统价值观的来源。...

  • 读《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成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释义: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原文: 《论语·为政》(2·17):“知之...

  •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36句】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

  • 2022-10-16

    一句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 知之为知之

    3.8《论语》知之为知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勇于承认。 对于这句话表达的和品...

  • 学习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对子路说,我来教你怎样求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说知...

  • 论语漫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漫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江上小堂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转:三季之人的故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假如你认为孔子在说: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到的就是不知道的,那么《论语》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之为知之——论语贯通5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oy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