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1/18/2019 (朝乾夕惕)

01/18/2019 (朝乾夕惕)

作者: 一头猫咪 | 来源:发表于2019-01-18 08:14 被阅读38次

从前,中国改革开放,学习先进国家经验,不知不觉地,GDP早已是世界第二大国。其实去掉那些似乎可以随意定价的服务业GDP(比如送一个外卖,在中国二线城市服务费约6人民币,这个服务就创造了6人民币的GDP;在拉斯维加斯要6美元,那么这个服务业创造6美元的GDP;但实际上两个服务是同质的——或者,中国的服务更周到),仅仅按工业品产值来算,中国已经算是世界第一。

所以,先进国家的经验已经学完了。走在前人所未走过的路上,自然也就没有了路标。关于国运我也一直试图判断,但是不敢敲实了。大概的观点是:中国人是全世界最勤劳最想发财的人民,凭这点,中国一定不会落后于其它国家。但是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已经没有了,所以发展速度一定会降下来。相信共党维持稳定的能力,不至于让中国出现严重混乱。

社会为什么焦虑那章的观点我基本认同。社会上很多理所当然的观念,比如增长永续这种,其实在历史上都是异数。我们榨取完物理大发现的红利之后,会发现有很多百年千年都未必搞得定的障碍。比如物理学上的光速,比如人120岁的寿命自然极限,甚至比如5G通讯里面的香农公式导致的基站覆盖范围局限这种看着似乎简单的事情。

年轻人的出路那段,那个加黑的“哪怕是千分之一,在中国也有140万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以后兔纸要做一些有钱又有趣的事情的时候,勿忘了此话。

至于“用过去的确定性去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那里,我在规划上倒是基本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找后进的国家,在中国以前的发展经验基础上进行本地化。那么可以借鉴的东西就很多,许多东西都有先例可循,不确定性便也少了。至于文化差异造成水土不服这种事情,自然也是有的,朝乾夕惕是必须的。

对于文中列举的几条关于未来的看法:

1. 中国GDP会超过美国,而且去掉服务业来看,GDP恐怕已经超过美国了。当然,中国企业基本都不重视核心技术开发,导致大量的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美德日这些国手中。

2.考虑到中国的人口规模,中国人均迈入高收入门槛不可以。中国人收入提高本身就会让高收入门槛的相对值提高。但是一线城市的人均收入早就迈入高收入门槛了的,深圳的程序员价格基本已经等于洛杉矶的程序员价格(比硅谷还差一点)。我高中的时候有个敌对的同学,毕业进了腾讯,我收入跟他拉不开差距。

3. 以前营养不好,科学不昌明,五十多六十岁就颤颤巍巍快死了(解放初制定退休年龄的时候,人均寿命不到60~),60岁当然算是老人。现在美国的长途卡车运输有大量80岁以上的老司机,日本70岁的服务人员更多,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中国多数人仍然把60岁往上看做享清福的年龄,自称老人,打麻将跳广场舞啥事不干,享受退休金;觉得老了还出去工作是没面子的事。这都是观念没跟上时代的变化。由于年轻一代生育率不足,以后低端服务业供需失衡导致服务成本和价格大幅增加到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老年人自然会逐渐参加工作(不过很不幸,这指的就是80-90后这代)。其实城里人目前有福可享,完全是因为还有着大量的廉价农村劳动力,这是无法永远持续的。

不过延后退休年龄这个事情,全世界都很难办,以普京的威严,延长退休年龄都失败,而且几乎导致自己倒台。

4.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世界上的石油到目前为止是越用越多的。原因是以前低品位难开发的石油储藏,随着科技发展,都逐渐能低成本开发出来了,比如美国的页岩油。所以未来一两百年,石油都不是太大的问题。我对新能源一向没啥兴趣,认为石油用光之前,可控核聚变应该早就搞出来了。即使搞不出来,有太阳能这种低品位的永续能源在,人类发展会遇到瓶颈,但亡不了。

5. 人工智能真正广泛的应用是在工农业上进行自动化生产。在老龄化社会也会起到重要的辅助。比如把我身边的加湿器拉去加水这种事——目前完全不需要人工智能介入这种举手之劳,但是110岁的时候,却恐怕要用得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1/18/2019 (朝乾夕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rg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