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情节可分为经验性情节和逻辑性情节。
经验性情节一般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而逻辑性情节则是作者根据某种原因设计出了一种结果,因此逻辑性情节设计是具有因果关系的。
短篇小说《如果大雪封门》的情节设计属于逻辑性情节设计。
对这篇小说的情节设计我的分析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标题《如果大雪封门》,“大雪封门”就暗示了读者小说中的故事极有可能发生在北方,因为南方一般不下雪,即使下雪了,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雪。另外,标题还有一层暗示,北方的冬天大雪封门,说明很冷,环境艰苦,一般人很难适应,特别是南方人。
第二,我感觉作者可能因为看到这么一个高考的标题——《如果大雪封门》来了兴致,所以就设计出了一个人物——林慧聪,因为他生活在南方没有看过雪,所以高考作文写砸了,以致高考落榜了。也因为如此勾起了林慧聪的不甘心,他想去北方,看一场雪,所以他来到了北京。
为了生活,他给叔叔放鸽子,因为要管理鸽子,所以他经常会吹鸽哨,召唤飞出的鸽子。
第三,为了使故事情节一步步走向作者设计的结局——林慧聪看到了雪,但是不适应只得回家。这就需要一个原因,于是作者就设计了鸽子接连失踪,鸽子失踪数量太多了,叔叔要他回家。
第四,因为鸽子失踪,所以作者就设计出了另外三个人物——米罗、行健和我,这三人用弹弓打鸽子,然后炖了吃。
又因为鸽子在空中飞,很难打到,于是作者又设计了“我”有神经衰弱症,听到鸽哨就头痛,与鸽哨产生共频,能预测鸽子什么时候飞过来,所以“我”可以帮助米罗和行健打到鸽,导致鸽子不断减少,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第五,因为林慧聪在北京没有朋友,生存艰难,所以作者设计了“我”因为吃了他的鸽子心生愧疚,跑步赶鸽子,与他相遇相识,成了朋友。
作者通过“我”的视角,描述了林慧聪在北京生活的困苦,所以后来他看了雪就回家就符合逻辑性了。
第六,总结归纳
因为文章采用了第一人称,所以就由“我”所处的环境开始写。
因为我有神经衰弱症,听到鸽哨就头痛,所以与米罗和行健合作打鸽子,打下的鸽子炖了吃。
后来因为打不到鸽子,我头痛,只有跑步能消除头痛,我跑步遇到林慧聪,因为内疚不再与米罗和行健一起打鸽子,又因为林慧聪告诉我,他看宝来是在酒吧因为一个女孩被人一打傻的,他打不过只能帮忙叫了人,所以我对他产生好感。所以后来我与林慧聪成了朋友。
因为林慧聪住的地方没有暖气冷,所以,我同米罗和行健商量,让他搬过来一起住。
天气越来越冷,鸽子还是继续失踪,失踪太多了,叔叔要要林慧聪交出鸽子,回家去。
这一天,终于真的“大雪封门”了,林慧聪如愿以偿,决定向叔叔交了鸽子,然后回家。
以上愚见,整理成文,与友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