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镇江一位10岁的女孩起诉父亲,要求把自己的抚养权交还给妈妈。
这位孩子从三岁时,父母离异后,就和父亲一起生活,只是在假期的时候才能回到江西老家的母亲身边。
和父亲7年的生活都架不住和母亲短暂假期里培养的亲情,孩子的选择是对还是错呢?
法官最终遵从孩子的意愿,把孩子判给了母亲。
对于孩子而言,无论孩子跟随父亲还是跟随母亲,在成长的关键期中,都是一种巨大的爱的缺失。
跟随父亲缺乏了母爱,跟随了母亲又缺乏了父爱。离异家庭中的孩子,无论跟随父亲还是母亲,父母之爱都不能两全。
在判决孩子抚养权的时候,孩子的父亲仍然表示不愿意放手。
作为孩子3岁到10岁的抚养人,孩子的亲生父亲虽然见证了孩子7年的成长,然而作为男性长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缺乏耐心。相比较女性而言,更加简单粗暴。这成为孩子选择跟随父亲的障碍。
其实父亲作为男性抚养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缺乏耐心,这在父母双全的家庭当中也比较常见。在双方配合比较默契的家庭当中,往往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既严管又厚爱,会更加容易管教孩子。
而只有父亲一方存在的家庭里,则仅有父亲的严厉,却缺乏了母亲的耐心和温和。
10岁的小女孩儿只有在假期的时候,才能回到温柔的母亲身边,感受短暂的几十天的母亲的怀抱。
而在整个上学期间,孩子的学习、好习惯的培养、更加需要更多的引导和耐心,母亲却是缺席的。对于父亲而言,难免斥责。
孩子的亲生父亲和所有的父亲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又当孩子遇到家庭变故,就更加希望女儿健康成长,不受家庭的影响。但对于孩子而言,贪玩的性格和学校高标准严要求的实际必然产生冲突。恨铁不成钢的时候,父亲的大声斥责就在所难免。
10岁的小女孩儿还处于自律性比较差,爱贪玩的年纪。从心理学上讲,10岁正处于孩子第1个叛逆期。看上去很有主见,有时候故意不听家长的话,但事实上思想很简单幼稚。
在这个年纪的小孩子,当然愿意选择更加宽松的父母和更加自由的空间。但过度的宽容和自由,缺乏了父亲的严管,是否真的对将来的成长有利呢?值得我们深思。
另外,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良好的经济条件是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
在经济条件方面,女性的收入能力比男性是否更好呢?谁的收入能力能够更好地支撑孩子的未来呢?这也是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孩子的成长需要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培养。现在的孩子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也越来越高,这些都需要从小到大的学习和培养。
哪个孩子不是多才多艺?哪个孩子不是高学历?但孩子成长过程中,前期的教育投资对任何一个有孩子的家庭来讲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这笔高额的费用,孩子的母亲一人是否能够承受?
除了教育方面的投资,孩子上学时的接送,衣食住行,只凭孩子母亲一人又是否能够承受呢?
对于父母轻率地结婚,轻率地要孩子,有了孩子之后又轻率地离婚。这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根本无法阻止这一切,唯一的选择就是跟着爸爸或者跟着妈妈。
其实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即使是法院里的法官也只能根据法律条款或者孩子幼稚的意愿作出最终的判决。无论孩子最终选择跟谁,结果都是一样的有缺憾。
判决的最终结果看上去是给了孩子主动权,但事实上,无论孩子选择谁,都一样要承受这个家庭破裂所带来的遗憾。
这一沉重代价的始作俑者,就是孩子的父母。
父母在生孩子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甚至在结婚之前,也没有观察好对方,直到有了孩子之后才发现不合适,不得不选择离婚。但离婚这一行为等于直接把伤害抛给了无辜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