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
解读家庭关系密码,重塑爱的能力

解读家庭关系密码,重塑爱的能力

作者: 江畔见月 | 来源:发表于2021-04-30 22:38 被阅读0次

    亲爱的,让我们一起来设想以下场景:

    如果你的你爱人:

    图片来自网络

    不仅对你不闻不问,还说打击你的话,让你心情郁闷;

    一言不合爆发冲突,甚至暴力相向;

    把家当旅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关心你和孩子;

    只是维持表面的婚姻关系,其实早已分道扬镳……

    如果你的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和父母唱反调,不按父母说的去做,不听取别人的建议;

    父母的反复叮嘱,让他感到厌烦;

    破坏性行为居多,比如扔东西,撕书;

    不喜欢学习,动辄逃学,与其他孩子冲突很多……

    如果你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你还能提起爱的勇气吗?

    家是我们心灵休憩的港湾,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我们是家庭的产物,家庭会塑造成员间的生活组织结构。

    我们渴望拥有健康的家庭关系以及和谐的家庭氛围。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我们每天都可能面临鸡飞狗跳,勺子碰锅沿的琐碎。

    我们渴望构建良好家庭氛围,当家庭出现不和谐时,我们渴望有人给我们指导,给我们生病的家庭治疗,指出我们的问题和改进方向,让家庭关系走向正规,所以家庭治疗师的职业应运而生。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就是家庭治疗领域权威专家的经典著作——《消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和失控的孩子》

    《消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和失控的孩子》

    作者深入家庭治疗多年,在此领域颇有建树。本书用简单易懂的故事,结合理论,阐述了如何解决家庭矛盾,以及进行家庭治疗的方法。

    一、理想家庭结构特征

    那什么是理想的家庭结构呢?尽管对于理想和最优没有办法界定,但是健康家庭通常具备三个结构特征,清晰的界限,等级结构和灵活性。

    健康家庭通常具备三个结构特征

    1、清晰的界限

    健康家庭拥有的清晰界限,可以满足我们个体和群体的需要,保持平衡的亲密和疏远的关系,保证了我们个人的自由和大家庭成员的互相支持。

    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尊重每个人与众不同之处,在协商过程中包含接受差异,朝着共同目标努力奋斗。

    比如到了睡觉时间,睡觉是孩子的事情,父母只是告知就行了,没有必要一遍一遍地催促他去睡觉。亦或者孩子想要再玩几分钟的玩具,也可以尊重他的想法。

    清晰的界限,就是要求我们做父母的充分尊重孩子,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去控制孩子。同样,这条祖父母也适用。

    2、等级结构

    家中的权力掌握在父母手中。有影响力的父母。基于他们的权威地位和子女建立联系。他们管理家庭的方式是营造快乐氛围,而不是过度控制。

    父母要教育子女遵守需要认真对待的规则,孩子们可以从他自己的行为结果中吸取教训。

    当然,规则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孩子成长。

    反思自己,在我家,我就是属于规则制定比较多的,比如写字坐直了,吃饭的时候不许乱跑,吃饭之前需要洗手,朗读的时候要大一点声,字写歪了重新写……

    现在看就是属于规则太多,控制太多,唠叨太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和父母对抗,而且她也不愿意说出自己心里话,觉得父母不理解她。这样下去,对孩子成长也没有任何的益处。

    所以,适当放手,在一个保证安全的大前提下,允许孩子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灵活性

    从小到大,我们的生活周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人际界限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比如小时候,和父母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而后上学离开家庭;结婚后过起二人世界;随着孩子的降生,需要父母协助我们带孩子;当孩子再大一点能自己上下学,老人又想回乡养老。再后来就是孩子读大学,家中只剩夫妻两人。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和人际关系需要处理。还有,孩子在成长中需求不断增加,就需要父母在管理方面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父母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调整和孩子沟通的状态,准确把握孩子的需求。

    二、解析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涵盖两种关系,即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这里暂不讨论祖孙关系)。

    1、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是家庭结构稳固的基础。其他一切关系都是围绕着这个关系产生的。

    夫妻关系的目标是打造互惠性婚姻。关于互惠型婚姻的描述性原则,就是一个人的行为与另一个人的行为存在着对应关系。

    它的特点是不间断的循环,不断升级的螺旋循环。你对我好,我对你也好,感受到他人的关注,又加倍对别人好,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互惠型互动模式有:不去追究谁挑起的问题,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所面临的问题上。不去追究谁对谁错,而是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解决问题。不是以线性方式思考问题,而是相互交流意见,形成环形的行为链条。

    夫妻要共担养育,而不是单纯的划分给母亲。作为女性工作和育儿的压力会让她面临崩溃。如果没有得到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很容易出现问题。

    作为丈夫要支撑起这个家,还要做妻子坚实的后盾。我身边身居两地的夫妻比较多,虽然不在一起,丈夫还是要多关心家里家外的事情,要让妻子觉得:他心里有这个家。

    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另一半。

    在这里我想到了英国一位主教的墓志铭,他是这样写的:

    少年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可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

    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当我垂垂老矣之时,终于顿悟: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以后,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

    自己先改变,身边的一些人就可能会跟着改变,慢慢身边的世界才可能跟着改变……正是在这个层面,可以说,先改变自己,就可能改变世界。

    2、亲子关系

    不要给孩子设定角色类型,这种做法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我们习惯给自己贴标签,给孩子贴标签。

    比如这个孩子自私,那个孩子认真;这个孩子体贴,那个孩子冷淡……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自己的焦虑感转嫁给孩子。给孩子贴标签不仅会限制孩子发展,还会让兄弟姐妹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比如我家有两个孩子,一个乖巧一个叛逆,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就是会把他们塑造成互相对应的角色,他们真的会变成我想的这样。

    所以我们要向限制潜能发挥的角色定位发出挑战。父母通常会强化符合某个角色设定的行为,而忽略其他不适合这一角色设定的行为,从而使自我形象简化为固定角色的效果得到增强。我们要去挖掘孩子们的潜力,让她们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这个过程离不开鼓励和赞美。

    处理手足之争事,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度控制孩子们的生活。

    当孩子们相互争执时,父母应当置身事外担当其中一个孩子开始哭泣或发出抱怨时,父母应当富有同情心的倾听,并让这个孩子知道父母非常理解她,尤其是当父母认识到孩子们无法解决争端时,这一点更需要做到。

    我们经常会用自己的权威结束手足之间的纷争,尽快结束孩子们之间的争吵。比如,她们为了一张揉碎的纸争吵哭闹时,我会说:“再闹,我请你们出去!”。虽然看似解决了冲突,但这种情况带来的问题是,削弱了她们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如果父母没有公平公正,也会让一方心声嫉妒,亲子关系恶化加剧。

    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亲子关系,避免手足之争,真的是一门深奥学问。

    结语

    我们时时刻刻在被各种问题和关系裹挟着前行,但只要心中有一盏灯,就能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温暖和你一路陪伴的家人。

    改变旧有的家庭关系运行模式,才能重塑我们爱的能力,让家人感受我们的爱,并互相传递这份爱。

    如果你心生感触,请你拿起这本《消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和失控的孩子》,希望它可以帮你从容应对和缓解错中复杂的家庭问题,希望你能从书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家庭关系密码,重塑爱的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ak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