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6字,建议阅读7分钟。你可以收获的知识要点如下:
- 一件事情有没有用,只有做完了才知道;
- 同样是由于“不知道有什么用”,有些人就会选择先做了再说,而另一些人则会选择根本不去做;
- 对于所有只思考不行动的人来说,“做这件事没有用”,都是一个用来偷懒的借口;
- “实践者”的思维模式是:做了总比不做好。这是一种以行动为导向的逻辑。
在我初高中的朋友圈里,我是硕果仅存的还在上学的人。我绝大多数的好朋友,本科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了。聚餐的时候,大家都喜欢问我一个问题:“我最近挺闲的,想学点东西,你说我学点什么好呢?”</br>
刚开始,我十分热情的向他们推荐:学外语、学编程、学写作、学演讲等等。聚餐后,我还列出了书单以及很适合他们的网课一并发给了过去。过了一段时间,我跟好友们再次聊起之前立志要学的那些东西时,他们会说“诶呀,我仔细想了想,学这些虽然东西挺好的,但对我没什么用呀。”</br>
你在生活中肯定也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当你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情时,总会有人问:“你做这个事情有什么用呢?”或者还会有人出于好心阻拦你:“做这个没有用,还浪费时间,别做了!”就算你没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公之于众,想必自己心里也会犯嘀咕:做这个事情到底有没有用呢?”</br>
1.我的故事
一件事情有没有用,只有做完了才知道。</br>
我本科学的专业是通信工程,是一个纯的不能再纯的工科。工科专业的同学都知道,在读研的时候,导师最看重的是本科期间的“科研经历”。如果“科研经历”很丰富,导师就会非常欣赏你,最终将你收归名下。而江湖传闻,“社会工作经历”非但对读研没有正向作用,反倒会起副作用。这是因为老师觉得你将来读研期间会去做别的,不会集中精力做科研。</br>
上大学之前,我便决定毕业后一定要读研。因此,大学期间我最重视的就是学习成绩,想要争取到保研资格。临近大一暑假时,我计划趁着假期提前跟着学校的导师做一做科研项目,为将来的保研做一做准备。</br>
没成想即将放假时,辅导员找我谈话,跟我讲学校组织了一个社会实践活动,要去宁夏省固原市西吉县做支教,学院准备推荐我去参加该活动。</br>
我的直觉反应是拒绝这个事情,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准备保研,想在这个假期提升下自己的科研能力;二是因为我比较抗拒陌生的环境,每当我加入到一个新团体中我都会本能的感到害怕,这种害怕的感觉让我很不爽。</br>
辅导员看出了我的犹豫,让我给父母打个电话商量一下。我告诉父母,我觉得去支教这个事情对我将来的发展没有什么用。但父母不这么看,他们认为我假期在学校一个月的时间也学不到什么;况且人总是要多一点阅历,所以还是去支教吧。</br>
父母之命难违,我带着十分不情愿的心情加入了这个组织,踏上了前往宁夏省固原市西吉县的支教之旅。学校为了磨练我们的意志,准备让我们坐硬座去。我查了一下,从长春到西吉,需要坐四十多个小时的硬座。我的心情是崩溃的,心中一直在寻找一个合理由退出这次对我将来读研一点用都没有的活动。但直到上车前我也没想出来...</br>
经历了40多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便到了固原市的西吉县,开始了支教生活。</br>
来之前,我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说大部分的支教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无法在短时间内传递给孩子系统的知识,反倒把他们在放假时集中到一起,耽误他们个人的时间,只不过是给志愿者团体作秀用的。这段话说的有理有据,逻辑缜密,我对它深信不疑,从内心深处对于这次支教的意义产生了怀疑。</br>
但是,正像我开始时候所说的:一件事情有没有用,只有做完了才知道。</br>
当我深入西部正式支教后,我敢断定说“支教毫无意义”这句话的人一定没有去支教过。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支教除了讲述课本上的知识,更应该带给他们外界的信息,带给他们希望,带给他们全新的思想。</br>
在西吉中学,我们发现了该校的教学楼外观很是漂亮,颇具现代化气息。但是一走进教室,便会发现教室中的桌椅均十分破旧。真可谓是徒有其表,外强中干。诚然,西部大开发让很多地方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这就像是西吉中学的教学楼一样,只不过外表光鲜。而人们心中的桌椅,才是我们更需要关注的地方。</br>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设置了很多针对性的课程,让他们了解了科学的学习方法,知道了外面世界的精彩,也明了了未来努力的方向。从西吉返程前,有一个学生来给我们送行。他告诉我们说他本来已经放弃考大学了,但是听了我们的课后又重新燃起了考大学的信心和希望。</br>
听完他的话后,我突然感觉这次支教比我假期待在实验室搞科研有用得多。如果说,待在实验室可以让我的学术背景提升一下,那这次支教活动提升的便是我的“社会责任感”。</br>
以前听到“社会责任感”,觉得这几个字特别虚,特没用。经历支教后,我意识到了自己思维上的问题:对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体验过的感觉是没有资格往下评判的。</br>
我从来没有支教过,为什么看了一两篇别人的帖子后,就会认为“支教没有用”呢?我从来没有读过研,也没有听过任何导师说“社会工作经历”没有用,为什么就会认为只有“科研经历”才值得追求呢?</br>
更神奇的是,在大三保研的时候,我的导师在面试我的时候没有问我任何学术上的问题,我们聊天的内容全是支教、做公益等社会活动经历。我虽然没有向他求证过,但我想正是因为我的这些经历,才坚定了他收我为徒的决心。</br>
无论如何,如果没有经历过支教,我一辈子都会认为“有着丰富的社会活动经历”对于工科类的研究生申请只会起到副作用。从而因为“做这些对保研没有用”,放弃很多可以尝试的事情。</br>
一件事情有没有用,只有做完了才知道。</br>
2.两种人
对所有尚未做一个事情的人来说,答案不是“有用”或者是“没用”,而应该是:“不知道”。</br>
未来是无法预测的,因此“做一件事情有什么用”,估计没人知道(此处我们讨论的不是物理学的客观规律,请不要用从20楼层跳下去一定会摔死来反驳我)。但同样是由于“不知道有什么用”,有些人就会选择先做了再说,而另一些人则会选择根本不去做。</br>
选择“根本不去做”的人的数量远远超过“先做了再说”的人的数量。人与人之间会产生差距,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br>
这个世界的确有一些事情没有用,但不同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就像是治病一样,有的治疗方案对一个人有效果,有的人则没有效果。因此,只有“做过这件事”的人才有评判一件事有没有用。</br>
吊诡的是,担心做一件事情没有用从而不做的人,应该是处于时间非常紧凑、浪费不起一分一秒的状态才对。</br>
事实上,因为“不知道有什么用”而放弃的人,往往很闲。</br>
“做这个没什么用”,曾经是我拿来应付父母、老师的利器。我高中学的是理科,因此从高一开始我便再也没听过地理、历史、政治这三门课程,当父母问及我原因的时候,我的回答往往是:“学这些有什么用呢?考试又不考。”</br>
但是上这几门课的时候,我也没有拿不听讲的时间去学习考试要考的科目,而是在看小说。</br>
对于我来说,“做这件事没有用”,就是一个用来偷懒的借口。</br>
对于所有只思考不行动的人来说,“做这件事没有用”,都是一个用来偷懒的借口。</br>
相信我,绝大多数人的时间利用率,远没有到达需要舍弃一些东西的程度。
3.实践者
很多人觉得大学里的课程实用性不强,实际生活中用不到。但如果你细心体会,很多大学里学习的内容,即便不能得到直接应用,自己也可以通过这段学习经历,打磨自己的学习能力,本质上也是可以最终帮到自己的。</br>
- 同样是由于“不知道有什么用”,有些人就会选择先做了再说,而另一些人则会选择根本不去做。
我们可以称呼“先做了再说”的人为“实践者”。</br>
“实践者”在做一件事之前,不知道这件事会取得什么样的结果。但他们坚信,做了总比不做好,早晚用得上。</br>
因为“实践者”做得多,所以收获的多,应用的多,他们就更坚信“先做了再说”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一个正反馈,能力越来越强大。</br>
当你立志成为“实践者”开始积极行动的时候,很容易遭到周围圈子的误解,周围人会对你突然的进取心感到畏惧。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打消你行动的想法。比如说风凉话、团结其他人排斥你。</br>
此时默默地学习,是最正确的学习姿势;不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与注意力在别人的看法上,是最划算的做法。等有一天,你的进步让他们都看得到,就没人说那些风凉话了,他们会转移目标,因为对他们来说,你根本不是一个好目标。 </br>
最后,如果你还是没理解成为一名“实践者”的好处,请看下面这句话:
- 我告诉你什么,你就去做。因为以你现在的能力,根本无法理解这么做的好处。
4.知识总结
今天的知识要点如下:
- 一件事情有没有用,只有做完了才知道;
- 同样是由于“不知道有什么用”,有些人就会选择先做了再说,而另一些人则会选择根本不去做;
- 对于所有只思考不行动的人来说,“做这件事没有用”,都是一个用来偷懒的借口;
- “实践者”的思维模式是:做了总比不做好。这是一种以行动为导向的逻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