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在乡下教书,学生都要上早晚自习,值班老师在的时候,早读便是朗朗书声,晚自习便是安静的写作业,当然有的在那里发呆或是胡思乱想,显得规规矩矩。
可是老师有事一走开,教室里便乱成了一锅粥,吵吵闹闹,干什么的都有,一旦老师回来,一切都又归于平静。
我自己也当过学生,看到的一切都是挺正常的,但职责所在,还是苦口婆心的劝导学生:“做人要表里如一,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
现在,在我们班组里,也有这样的一些人,表面工作做得特别好。工作时间原本聊天聊得挺投入的,一听领导来了,便慌慌张张的拿了工具,在领导必经之路装模作样的表现去了。
平日的上班过程中,我们也常收到主管、领班发来的微信,说某某领导来了或是重要接待来了,一定要注意各点卫生和个人形象,好像他们不来时我们可以随便些似的。
在简书曰更文里,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痕迹,纯淬的应付文,为了完成日更任务而胡诌的。
我刚来简书学习写作时,根据自己对日更的认识,写过一篇文章《日更之我见》,阐明自己不参加日更的理由:害怕自己为了完成日更任务而胡乱写文章。
但因为对写作的热爱,两年多的时间里,除了特殊情况;迫不得已外,我每天的业余时间都会阅读与写作,且字数远超日更的基本字数。
日更可以促使人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但如果习惯了胡诌和应付更文,就适得其反了,违背了参加日更的初衷。
当一个人完成一件事情时,心里便有一种如释重负,获得愉悦。为了心理上获得愉悦,而不注重做事的过程及做事的意义,那么其结果也不过是伪努力罢了。
就像学生,在老师面前很听话,同学面前很努力,但考试结果会说明他努力的程度。
一个员工,无论你在领导面前显得多么乖巧、努力的工作,你的总体业绩会摆在那里,更何况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想要瞒天过海只会加剧你拙劣的表演。
你每天都在简书上更文,看似很努力,只是是否有所提升只有你自己心里最清楚。
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应该明白做好这件事情的流程,存在的困难,深懂做好这件事情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动力真心诚意的去投入,不让努力流于形式,花架子摆给别人看。
其实,我们绝大部分的的苦恼来自工作。而工作是我们获取生存资源的份内事儿,除了休息天,无论你心情好坏都要去干的。以其伪装得很努力,让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徒增烦恼,还不如静下心来,干脆把份内的事儿做好,求得心安与快乐。
写作原本是自己的事儿,无论你学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最终受益的还是你自己。如果你真心诚意喜欢写作这事,就无须为了日更而去应付每天写文,有空看看书,有写作欲望时认真去写作,足够喜欢的事儿,其实会自觉的去做去提高。认识不足,或是不太喜欢的,就算习惯了,做也只会流于形式,浪费时间罢了。
世界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演绎自己的人生,无论多么的千姿百态;伪装成多么努力的样子,结果不会陪你演戏。人在江湖漂,总是要还的,被你辜负了的时光,会戳破了你之前的谎言,然后回馈你一些生活上的不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