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杜春娜
今天晚上听雪野老师的童诗赏析点评,记住了一个词—向下攀登.
雪老师说童诗的对象是儿童,读童诗的成人在读的时候或者是在写赏析的时候都要降下身子,用儿童的思维去写儿童的赏析。
从本学期开学到今天赏析童诗也有22首,回顾着22首童诗的赏析,自己在读完之后,还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更多的以成人的思维来分析这首诗,感觉还是没有彻底的去走进这首诗的语言,儿童的内心。
今天晚上听雪野老师分享的其他老师们的赏析,有的老师语言风格像散文诗的形式,以诗来赏诗,文笔特别的优美,有的老师的文笔很朴实,但是能够旁征博引,有这首诗想到其他同类的诗,有点到面,由小到大,又是另一种精彩,还有的老师能够写出儿童味道的童诗赏析。
确实学习到了很多,也知道了自己没有被评上优秀赏析的原因,在接下来的童诗赏析之路上,首先是要阅读,反复的读去想象以儿童的视角和思维去想象,唱诗把身子蹲下来,用儿童的口吻去写儿童的内心。
就像雪野老师说的,童诗的读者对象大抵是儿童,语言下不来,终究是失败,赏析的读者大多是成人,可我们是老师,不会儿童口吻,教师不会以儿童的口吻写赏析,大抵也会失败,只有慢慢的去改变思维,我们的语言才会改边,才能慢慢的走进儿童的世界,用儿童的语言和儿童交流,以儿童的感受去感受儿童的内心,这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任,是作为妈妈的一项重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