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事情特别多,写作的冲动从未如此强烈过,本篇文章还是死磕一个主题,脑神经科学。我们的大脑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三套系统,掌管“本能”的基底神经节,掌控“情感”的边缘系统和掌管“理性”的前额皮质,我将试图主要从“边缘系统”的视角出发,来认知我们经常失控的原因。
边缘系统
前额皮质的正常工作能够确保我们理性行事,但是耗能较多,进行理解、记忆、决策判断等思考活动,每个过程都涉及数十亿个神经元回路放电、递质传递等复杂操作,所以耗能很高。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无限的选择,我们期望自己每次都能保持理性,做出最佳决策而不会事后后悔,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能量去用逻辑处理每一个选择,以及每个选择下所有可能的选项,因为大脑喜欢尽可能少地消耗能量,因为它是在代谢资源匮乏的远古岁月中演化而来的。
换句话说,无论是思考还是体力劳动(做家务和健身)这些耗费能量的事,在某种程度上都不会令人太舒服,因此,我们总是喜欢思考容易的问题,去代替思考正确的问题;喜欢先去做简单的事情,而拖延去做那些困难复杂的事情。
从所有动物大脑诞生之初,大脑最重要的目的和首要任务就是保证生存,并不是时时保持理性。能随时察觉到潜在的威胁,并躲避危险,就是大脑最本职的工作。在人类祖先生存的那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只有那些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的人生存的几率才更高。
谨慎、容易受惊、胆小,反而是当时最强大的生存优势,是刻在基因中的生存智慧。
虽然我们现代人的大脑进化程度较古人来说已经大有改观,但是大脑工作的底层原理和基本模式,却并没有改变多少。也就是说,我们的边缘系统,就是这样一个时时打开的监测雷达,一直都处于“警觉”状态,随时捕捉着身边的危险信号,也同时在识别各种奖赏信号,从而指挥我们趋利避害。
我们具备的这个雷达系统(边缘系统加感官系统)是如此的强大,在任何时刻都有意识地注意到周围约四十种环境线索,而潜意识可以注意到超过两百万种线索,与此同时,边缘系统会对感官收到的所有信息线索进行判断,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对于边缘系统来说,周遭世界只有“有益生存”和“威胁生存”两种事物。比起探测到奖赏,在探测到威胁时,边缘系统会有更强烈的反应,因为奖赏关乎快乐和满足,而威胁关乎生死,所以,由威胁引发的边缘系统唤醒,要来得更快、更猛,持续得更久,也更难以平复。
边缘系统识别的威胁信号,既有真实的威胁,像蛇和毒蜘蛛,也有想象的威胁,比如别人貌似质疑的表情、嘲笑,担忧丢脸、被排斥、遗弃,甚至世界末日。进入现代社会,最多的威胁来自于大脑的想象之中。
特点。
边缘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自动唤醒。
一旦觉察到危险信号,边缘系统就会被自动唤醒,而且可以被轻易地唤醒。大多数情况下,你可能意识不到,但自己的边缘系统早已察觉到威胁,在你无意识下便处于激活状态。
曾经有一个年轻的助理教授被抢劫,因为经历死亡威胁时太过紧张,她没能记住抢劫者的样子而报警无果。但此后,助理教授开始莫名地讨厌起自己的一个研究生,那个研究生长得胖胖的,头发到肩膀,喜欢穿破洞裤。直到后来警察抓到几个抢劫犯,叫她去指认,她一眼就确定了罪犯——那个人长得胖胖的,头发到肩膀,穿着破洞裤……
事实上,助理教授潜意识里已经记住了罪犯的样子,并在遇到与罪犯相似的研究生时,相似的细节信息触发了边缘系统,并给她发出警报,她开始讨厌那个长相相似的样子,但这些信息并没有进入意识里,所以理性解释不了这种感受,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边缘系统决定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同样,边缘系统被唤醒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情绪,如厌恶、焦虑、悲伤、恐惧。当周边环境中有威胁或奖赏线索时,边缘系统会调动情感系统,当你感受到情绪时,说明你的边缘系统已经处于明显的激活状态了,情绪反应的强度与边缘系统的被唤醒程度成正比,情绪就是边缘系统唤醒程度的指示剂。
边缘系统在很多情景下会被唤醒,后面我会详细介绍,如果边缘系统察觉眼前的情景跟以往遇到过的某个困境和痛苦经历很相似,就会开始保持警惕,就像夜深独自走进一条漆黑暗长的窄巷,从进入“窄巷”情景的第一刻开始,边缘系统唤醒就开始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暗巷”,比如演讲、坐飞机、与陌生人交谈等等,这些都是边缘系统识别的“危险地带”和“压力情景”,那些曾被边缘系统储存并标记为危险的特定情景,就像被抢劫的年轻助教,一旦相似情景浮现,都会不由分说的触发威胁和危险的应激反应,像助教是产生了厌恶感。
——力量强大。
进鬼屋前,信誓旦旦认为自己不会害怕,但进鬼屋后却终究还是不争气地迈不出去下一步,这是因为边缘系统在感知到危险信号后,仅需0.12秒便会触发恐惧情绪,绕过理智,调动恐惧情绪,直接对全身下达指令,或“战斗”或“逃跑”。
就拿恐惧情绪举例,当潜意识认为威胁还远时,轻度的边缘系统唤醒表现为冷冻反应,即紧张,四肢僵硬;当危险迫在眉睫时,边缘系统唤醒程度剧增,便会采取主动防御反应,即战或逃。
比如课堂上脾气特别暴躁的语文老师要点名背诵课文时,当自己没背过怕被老师叫到时会特别紧张;但一旦被叫起来背诵时就会四肢颤栗,这就是边缘系统监测到危险,跑而不得时的生理反应,这些反应都是不受理性控制的。
边缘系统在被唤醒的状态下,前额皮质可用的葡萄糖和氧气便大量减少,因为身体会优先保证掌管生存的边缘系统运行正常,所以前额皮质会处于被抑制状态;当边缘系统被激活时,理智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能做出最佳决策的可能性也开始降低。
一旦边缘系统激活超过一定限度,比如在极度恐惧和气愤下,人会做出毫无理智可言的傻事,这就是因为前额皮质资源被完全剥夺,进入了理性的“无意识”状态。
所以,过度唤醒的最大问题,就是丧失“理智”。
——危害巨大。
在边缘系统进入一级警戒模式,人会表现得很是“匆忙”、“着急”和“冒失”。
就像上面所说,当边缘系统被真实的或想象中的危险过度唤醒时,会显著地削弱大脑理性功能,影响当前的表现。在边缘系统没有被唤醒的情况下,你可能头脑清晰、文思泉涌;而当边缘系统被唤醒时,大脑皮层就会受到抑制,很难保持思路清晰,此时记忆力开始衰退,思维能力下降。
其次,一旦边缘系统过度激活,会产生很多连锁反应,比如会看到更多消极的方面,产生更多的消极反应,并容易出现“偏执”。比如争吵的情侣大脑中,会联想到以往更多的“坏时光”,而不是以往的甜蜜和温情时刻。
一旦边缘系统过度唤醒,便容易进入恶性循环,被威胁唤醒的边缘系统,会睁大眼睛寻找更多潜在威胁,此时雷达的功率更强、辐射范围更广、变得更为敏感,就像滚雪球一样,威胁信号会越来越多,刺激强度也越来越大,边缘系统越来越兴奋,越来越极端。
还有,人越是不理智,行为造成的后果越严重,而严重的后果又再次强化边缘系统感知到的威胁程度,边缘系统被进一步激活,理智被进一步压缩,成为一个负向增强、无法逃脱的死循环。
很多人就像这样深陷沼泽,在耗尽自己身体中最后一丝力气前,几乎是无法甩掉那些负面想法的。更可怕的是,有些人事后的自责,就像是一个火花,能再一次掀起内心的波澜,让边缘系统又一次唤醒,于是陷入无休无止的自我折磨和精神内耗中。
屋漏偏逢连夜雨,灾难总是接踵而至。当边缘系统过度唤醒时,血液中的皮质醇和肾上腺素会偏高,这样便处于一种“非稳态”,类似于“亚健康”,但较之于亚健康,研究表明较高的非稳态负荷可以杀死现有的神经元。
所以,边缘系统唤醒的状态一旦持续过久,人真的会变笨,还会伴随出现神经衰弱、神经紊乱、抑郁等精神和心理疾病,人会变得更加敏感。可见,对于边缘系统激活程度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关系着一个人的智商,更关乎一个人的幸福和命运。
激活情景。
几个边缘系统识别的“暗巷”、“压力情景”或“危险地带”如下:
——不确定性。
不确定,是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
就像进入鬼屋,你永远不知道突然会在何时或者何地出现个“鬼”来惊吓你,所以你总是提心吊胆,边缘系统会一直处于警觉状态。相反,当你在短时间内二刷同一个鬼屋,你则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知道哪里有鬼会让你的边缘系统的不确定性降低,从而感到安全。
同样,对于高考成绩的不确定性,对于竞聘、职业发展、恋爱走向、收入等等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都会唤醒边缘系统加速运转。
我们如此依赖智能手机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手机能明确地告知我们天气和交通状况、社会局势,以及亲朋好友的近况,让我们产生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我们大脑之所以如此钟爱有把握的感觉,就是因为对大脑来说,不确定感就像是对生命的威胁,所以我们对于“陌生”和“未知”存在天然的抵触和敬畏情绪,所以我们不可能对陌生人交心,都是因为存在的潜在威胁。
另外,除了切实的威胁,不确定性也是决策和后续安排的障碍。比如邀请追求的潜在对象吃饭,如果不能确定其会不会去,就不能明确地做出接下来的一系列安排,因为“去”和“不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趋势的起点,所以我们要做两手准备。
不确定性就像扎进肉里的刺,让我们提心吊胆,无法发挥出最佳状态,同时也让我们无法用尽全力为明确地“一手”做好最充足的准备,而是分散资源两头进行。
——丧失掌控感。
除了不确定感带来的焦虑以外,我们会意识到自己的掌控感变弱了。丧失掌控感,就像坐在一个超速行驶在高速公路汽车后座上的乘客,并且发觉司机已经昏昏欲睡时的感受。
当控制感降低时,你体验到的是一种“无助”和“无力”感,即缺乏“能动性”,无力对事情的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这种感觉会带来强烈的不确定感,这种混合刺激对于边缘系统来说,十分致命。
只有不可控的压力源,才会对我们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而面对同等程度的压力,当人们感觉自己可以掌控时,相同压力所产生的破坏性会小很多。众所周知,高管们承受的压力很大,但研究发现员工们往往比高管有更多的健康问题。
事实上,只有我们感觉失控时,即丧失掌控感时,我们前额皮质的功能才会下降,拥有“做选择”的权力,是拥有掌控感的表现,也就是说,当你感到自己有选择的余地时,你会觉得事情都在掌控之中,从而边缘系统的唤醒程度会大大降低。
简单来讲,“选择感”很重要,我可以通过回想自己在某件事上的选择权来缓解压力,也可以通过剥夺孩子的自主选择权,让其变得十分“叛逆”。
路怒就是因为无法掌控交通状况和通勤时间,多耽搁一秒钟时间的失控感都会产生焦躁的情绪,如果在这种边缘系统被唤醒的状态下,小小的挫折感(被别车、伴侣抱怨等)就会被无限放大,如果不在开车过程中学会让边缘系统松弛下来,就早晚会有爆发冲突的事情发生。
所谓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负责,不做周围环境的受害者,其实就是学会觉察边缘系统的唤醒度,并学会降低其唤醒程度,就像一名老司机,能及时感知到汽车将要打滑,从而迅速采取行动,避免失控。
——期待落空。
如果你感到“沮丧”或“失望”,极有可能是期待落空了。
期待最终未达成的“坠落差”,会产生威胁反应,在生理上,这种期待落空跟疼痛的感觉很相似。
我们期待夜晚回家有热喷喷的饭和关怀在等着;我们期待自己生病时伴侣会嘘寒问暖,照顾我们,每当期待落空,我们会感到心痛。同样,我们期待在迪士尼排队玩项目时的等待时间不要过长,甚至期望开车时遇到的都是绿灯;其实,每一个不合理的期待,都会成为边缘系统唤醒的导火索。
在竞技游戏中,一个小小失误都会让游戏玩家产生想要捶烂桌子的冲动,因为“失误”就是在偏离预期,所以,期待落空不仅会令人沮丧和抑郁,有时会令人“愤怒”。
生活中,很多人对改变他人具有过高的期待,当某些情况下有人必须做出改变时,我们总会倾向于让别人做出改变而不是自己,因为我们都知道改变自己很麻烦,会耗费大量精力和能量,体验到的痛苦也更多。
两个整日为家务劳动争吵的伴侣,总是期望对方能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他们会感到愤怒,并通过宣泄情绪和道德绑架的方式给对方施加压力,这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和手段如果不加以控制,边缘系统持续激活的恶果早晚会到来,可能人会变成恶臭的污染源,逐渐走向孤立、无助和偏执。
我们总是“真心”期待着别人的改变,能变得更加积极上进、更关心家庭,但这种期望总是会落空,边缘系统总是得不到休整,于是我们的心情总是在谷底,坠入无尽的失望深渊,越来越不理性。
其实,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我们只能通过改变自己,进而“影响”到别人,但依旧不要对结果抱有太高的期望。我们要学会善于管理自己的期待,从而降低边缘系统的唤醒程度,因为保持恰当的期待是维系快乐、幸福感和冷静的秘诀。
不合理的期待甚至还会改变我们感知事物的方式,让我们有失偏颇,出现思维“管窥”,比如那些陷入“富二代”骗局的女孩子们,就是因为她们只会看到她们所期待看到的东西,而对别的事物视而不见,他们会无视劝解,认为别人只是嫉妒心作祟。
那些期待一夜暴富的人,更容易受利益驱使而上当受骗,是因为边缘系统唤醒产生的渴望会令智商下线,让人变得盲目。
最后,目标设定也是一种期待管理,真正了解自己、不去设定不适合自己、有失偏颇的目标,避免“求而不得”唤醒边缘系统,是一种更加理性和妥善的行为。合理的目标会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带给人积极的感受,把状态和表现拉满,但不合理的目标会唤醒边缘系统,让人感受痛苦和折磨,使状态拉跨。
下一篇文章,我将详细叙述很多好用的策略和技巧,用以逆转甚至消除边缘系统过度唤醒带来的影响,对边缘系统越加清醒的了解,可能会让我们免受很多不必要的罪,希望会对各位有所帮助。
如果感觉文章有用的话,敬请打开微信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哲新ii ,获得更多往期内容。
作者丨哲新,微信公众号“哲新ii”(ID:zhexinii),爬坡青年,为整体创造价值者,努力用文字改造自己和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