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技术的终端是人性和哲学

技术的终端是人性和哲学

作者: 蛮蛮璐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23:11 被阅读0次

刚看完了<十二个明天>的<拜占庭同情>,主要讲述了在区块链技术下,建立的去中心化的慈善体系-同情网,旨在解决现有慈善组织无法合理精确的匹配需求和资源。在同情网,民众可以提自己的迫切需求并上传文字、视频等佐证材料,网上用户可以对这些需求投票以决定是否对满足这些需求,投票的需求被满足后此用户就会被发放同情币,反之会扣除同情币,总有大量同情币的用户就会成为引导投票的权威。

现有的慈善组织利用同情网作为扩大力量的平台,利用自身的优势成为持有同情币最多的人。同情网的创始人利用同情网可以规避政府监管的优势,将被政府封闭的难民的VR视频放到同情网上,引导用户的同情心为难民投票。而对于慈善组织,从政治与国家角度,是希望对难民事件置之不理的。这就形成了理性与感性,政治与技术,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冲突。

引用同情网创始人和慈善组织的对话,"更大的操纵是欺骗自己,相信你总是能够推论出正义的答案","没有理性,你根本无法了解什么是正义","情感始终是正义的核心,而不仅仅是一种劝说的工具。你反对奴隶制度,是因为你对制度成本和收益进行了理性分析吗?不,是因为你反感它。你同情受害者,你心底认为它是错误的。""同情只不过是一种被操纵的武器,而不是人类的基本价值,你用同情来奖励一些人,用克制同情来惩罚另一些人"

技术是一种手段,可以解决各种情景化问题,提升人类生活质量,颠覆商业模式和组织结构,但是却无法绕过对人性的拷问,无法绕过对公平、正义等哲学问题的思考,无法脱离政治、经济等冲突的考量,而且技术可以把这些副作用无限放大。对宗教、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的研究,或许才是未来无限变化中的不变。

相关文章

  • 技术的终端是人性和哲学

    刚看完了<十二个明天>的<拜占庭同情>,主要讲述了在区块链技术下,建立的去中心化的慈善体系-同情网,旨在解决现有慈...

  • 心灵絮语 6

    文学·哲学·人生 2001年 广义的人性是指人性中善的一面,狭义的人性是指人性的总和。享受可分为消极的享受和...

  • 保护自由:劝服科技的伦理守则

    许多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担心技术逐渐取代甚至凌驾人性,变成人类的牢笼。一般科技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刻意设计来影响人们...

  • 浅谈董仲舒的人性观以及同孟子、荀子人性论的对比

    对于人性问题的讨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关于人性,在中国哲学中更多地探求的是人性所朝的方向,即“人...

  • 0210 散记

    1.哲学被定义为一个没有实际用处的学科,但是我从小就很喜欢哲学。哲学是对人性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和平衡,当然也是宗教和...

  • 人性,是技术的发明

    今天的文章我们从凯文·凯利的一本叫做《科技想要什么》的书讲起。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我们以人作为主...

  • 没有尊重何谈管理

    管理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如果不懂技术,咱们至少得学习艺术吧?艺术约等于哲学,而我认为哲学的根本在于顺势而为,也就是...

  • 1 哲学概念的变迁 | 杜威《哲学的改造》

    书目:[美] 杜威. 哲学的改造[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7. 一、哲学与人性(原始的哲学) 1.人性与...

  • (第一章:纯粹哲学)一、哲学是什么

    首先,哲学是自由的,任何人可以赋予它任何含义。 其次,也许可以这样认识哲学: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正如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 AI新浪潮来了,智能终端未来形态由谁来定?

    ■ 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智能终端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的重要卖点。 ■ 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在手机等智能终端应用场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技术的终端是人性和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ox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