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青海方言俗语知多少

青海方言俗语知多少

作者: 尕多_c6ae | 来源:发表于2020-02-12 14:36 被阅读0次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块神奇的地方—青海。地域面积达到了72.12万平方公里。但是在这块广阔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的青海人民似乎又很低调,低调的以至于在外地人眼中常常把它与青岛混为一谈。每当被别人这样问起:“青海是不是青岛的时候”。你除了问他有没有学过地理之外,是不是还有想在他野狐梁梁上踢一脚的冲动。

青海方言俗语知多少

好了今天不谈论故乡的博大,聊聊我们的青海方言。青海少数民族与汉族几乎各占一半,少数民族中如藏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都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是到了青海,使用范围最广通用最多的还是青海方言,这方言不同于其他地域方言,其中夹杂了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语言和古汉语。少数民族语言呢,指的便是藏语,蒙古语、撒拉语、土语等的个别词汇介入汉语中,这样一来就有了这样的句子“再说啥俩,价已经岗了。”其中“岗"是藏语,意为走的意思,只不过在方言中又变成了跑的意思。还有如以前老人们说的”铜布勺子西纳哈,一卡吃能说三种话。”这里面包含了藏语铜布,蒙古语西纳哈,这两个词都是勺子的意思。古汉语指的多是古籍上的语句古人说的个别词汇也保留在了青海方言中,和少数民族语言词汇混合而成的青海话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呢。

青海方言俗语知多少

如下面这句话:昨晚夕你阿里去了?晚夕:晚上。唐 刘威《题徐子正处士新池》诗:“那堪更到芙蓉拆,晚夕香联桃李蹊。 老汉们说着:"一天价睡觉哈,魇哈哩说啊!"我们是不是常常听到这样开头的话,这里老汉们说着,就可以看出来这些流传于老汉们口头上的话现在已经不常用了,但是它并不是因为落后而被遗弃,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东西新词汇新思想的冲击,使这些老汉们的话快要失传了。但是这些古老的话却那么富有哲理,正是这些哲理语言的力量使我们的前辈们比我们更有血性更加有智慧。下面就列举一些老汉们的话,分享给大家。

青海方言俗语知多少

思想修养谚语:

青海方言中思想修养谚语主要包括理想、道德、智慧、求知等方面的内容。

(1)鸟惜羽毛虎惜皮,做人惜的是名誉。

(2)人靠智慧鱼靠尾,鸟靠翅膀兔靠腿。

(3)驽人使气唡,狠人使智唡。

(4)饱满的青稞穗头儿总是低着头。

(5)没戴过笼头的驴嘴巴硬,没有学问的喇嘛口气硬。

(6)即使胸中着火,莫叫口中冒烟。

(7)勤奋越学越好,懒惰越学越坏。

青海方言中的歇后语:

(1)和尚给丈人拜年—怪事。

(2)碌碡碾石头—石打石。

(3)韩家丫头给着韩家了—韩(还)是韩(咸)。

(4)要馍馍的借算盘—穷打算。

(5)阿卡拌炒面—自有拌(办)法。

(6)尕勒巴充犏牛—以假乱真。

(7)老鼠儿钻着烟囱里—越抹越黑。

(8)尕驴儿放屁—由不得尾巴。

(16)大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

(17)没尾巴的尕驴打苍蝇—干磨屁股。

(18)癞肚儿头上插鸡毛—自看自大。

(19)三升麦子打着九盘磨上了—不够黏。

(20)三十晚夕盼月亮—没指望。

(21)鞑子婆的辫子—丢在脑后。

(22)大河里一泡尿—有你不多,没你不少。

(23)褡裢里背冰—前心凉到后心。

(24)脚巴骨里拴绳绳—拉倒。

(25)奶茶里泡酥油—美扎了。

(26)三十晚上撒搅团(然饭)—搅二年。

(27)干坷拉上一榔头—兴头儿打散了。

(28)十五个人喧板(聊天)—七嘴八舌。

(29)初一早上贴对子—迟了一年。

(30)吃了宴席喝拌汤—有啥吃头哩。

青海方言中的惯用语:

温端政先生指出,惯用语是"流传于人民群众口头上定型的习惯用语,具有很强的口语性"。青海方言中的惯用语有词组型与句子型之分,我们把词组型的称为短语型。

三字格惯用语:

(31)抬油饼:农民对城里人的贬称,意为只会享受,不劳动,没力气。

(32)放撂儿:边取货边付款。

(33)打背工:背着人做不该做的事,获取好处。

(34)撴不展:放不开手脚的样子。

(35)伏上水:巴结、奉承上司和有钱人。

(36)干撩乱:白白的忙乱,毫无结果。

(37)野子客:1喻心狠手辣;2能干。

(38)麻雀儿:嘴快话多之人。

(39)谝闲传:闲聊。

(40)站大脚:农村进城务工人员。

(41)溜勾子:溜须拍马

(42)叶子麻:很厉害或心很深。

(43)沟槽深:贪心不足

(44)老沟毛:对老年人的蔑称。

(45)砸腔腔(kang)后悔的样子。

(46)搅沫沫:喻胡搅蛮缠,或胡侃乱吹。

(47)打搅洗:狗刨式的游泳。

(48)砸老虎:接吻。

(49)打闹儿:调情。

(50)犟板筋:脾气倔强或固执之人。

(51)精勾浪:光腚。

(52)拉猴儿:对外来人的蔑称。

(53)咒世保:傻瓜,愚蠢之人。

(55)狗坐墩:摔倒屁股着地,屁股墩。

(55)翻巴浪:翻滚。

(56)羊肺肺(压不到锅底里):形容言语轻浮,信口开河。

(57)尕肉儿:可爱的小孩或对恋人(指女子)的昵称。

(58)脚巴骨:脚踝,喻脾气倔:

(59)狗牙:喻说话办事乖戾、尖酸刻薄、不易接触。

(60)壮指头:对农村人的贬称,意为笨手笨脚。

本文章谚语内容摘自谷哓恒李晓云教授所著《青海方言俗语》

整理:尕多

相关文章

  • 青海方言俗语知多少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块神奇的地方—青海。地域面积达到了72.12万平方公里。但是在这块广阔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的青海人...

  • 方言知多少?(关于大阪方言)

    方言就是人们常说的“地方话”。 每个国家的每个地域都有方言,中国方言大致归为北方方言(北方话)、闽方言(福建话、闽...

  • 闽南方言说“死棰敲曱甴”

    今天上午刷微信朋友圈,看到有“曱甴”一词,顿时想到闽南方言俗语“死捶敲曱甴”这句话。方言“俗语”,即普通话的“俗话...

  • 趣说雷州方言俗语

    共钱给人堪滴油 在雷州,每次彩票开奖之后,都会人问“XX,这期中奖没咧!”,这时对方会说:“没,又共钱给人堪滴油!...

  • 㥧死人(方言俗语3)

    上午拖地,艾瑞克(狗)照例兴奋,追着咬拖把上的线绳,快速地跟前跟后,甚至还跑到行进中的拖把的正前方咬,严重影响我的...

  • 响半坡(方言俗语6)

    母亲活着时,是个“响半坡”。 所谓“响半坡”,就是嗓门儿大,说话响亮,有些咋咋呼呼的。原意可能就是指在山坡上说话,...

  • 农村俗语知多少

    1、问路不下马,多走五十里 以前有个富家子弟,骑着高头大马到临县走亲戚,不巧迷路,碰到农耕的老伯,就坐在马上问路,...

  • 正确添加方言俗语的姿势

    文/舒明月 不知道其他城市怎么样,总之在我老家那淮河边的三四线城市,打十多年前就开始有家长以孩子不会说方言土语、只...

  • 晋祠方言俗语(平泉奶奶)

    晋祠本地有句俗话! 晋祠一干(干涸);,清源一淹! 什么意思呢? 按地势来讲,晋祠海拔800米,清徐比晋祠低最少几...

  • 鱼与儿子——略谈方言、俗语

    1——方言 (1)颠(读dia)鬼: 傻鬼的意思。 (2)特奇特骨,是奇怪,搞不明白的意思(章 竹林解)。 (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海方言俗语知多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qc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