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刘强东明州案的后续发展一直挂在热搜榜上久居不下。
在事件尘埃落定之前,我们都不能妄加揣测。
虽然刘强东个人的民事问题现在还没有最终结论。
但我们都看得出来,刘强东这次的牢狱危机已经不再是他个人的事了。
现在刘强东个人的荣誉和人身自由,对整个京东集团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
1
震荡
2018年,受到创始人刘强东事件影响,京东股价一度下跌5.93%,时价29.43美元。
后来该事件仍在持续发酵。
为此,美国三家律师事务所分别在官网宣布调查京东是否失实披露刘强东案情,并邀请投资受到损失的股民参与调查和可能的集体诉讼。
一段时间以来,京东股价下跌10.47%报26.35美元。按照这个趋势来看,京东股价仍有续跌的苗头。
可以这样说,刘强东这次案情的走向已经不仅仅是关乎他个人的名誉。更是关乎到整个京东集团的市场价值。
其实去年以来,京东股价下跌就非常明显了。
2018年1月29日,京东股价还一度达到50.68美元高点,而现在,股价已经下跌48%。
这也意味着,从2018年1月29日以来,仅仅7个月时间,京东市值蒸发高达351亿美元,相当于超2000亿元人民币。
短短几个月,京东的市值就因为一则新闻而蒸发了近两千亿。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猜测一下,如果这次的事件当真是人为制造的话,那他们的目标肯定不仅仅是刘强东个人,而是整个京东集团。
京东集团在中国电商领域的地位应该不用多说。无论这次案件是否是有‘预谋’的,京东都将受到严重打击。
2
发家
京东于2004年正式涉足电商领域,到2018年时,其市场交易额已接近1.7万亿元。
2014年5月,京东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是中国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大型综合型电商平台。
2015年7月,京东凭借高成长性入选纳斯达克1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平均加权指数。
2018年7月,京东第三次入榜《财富》全球500强,位列第181位,全球仅次于亚马逊和Alphabet,并位列互联网企业第三。
可以看出,京东这一路的走势都十分迅猛,从它正式跨入电商行业,到它发展至行业龙头,仅仅用了四年。
京东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造就的。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时机,2014年京东正式涉足电商行业,那时候,正是国内电商行业发展最迅猛的时候。
为了抢占市场,京东极快地募集到了今日资本等投资主体的大额注资,丰厚的资本使京东一举奠定了行业地位。
进入市场之后,京东还做了一些有别于其它电商企业的改革。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创始人刘强东的“兄弟论”。甚至有媒体表示,京东快递员都可以拿到月薪八万。
最为一个企业,京东拥有两点其它企业无法取代的优势:资本、民心。
一开始,京东走的是亏钱买民心的路线,它们的快递最快、快递员提成最高、退货渠道最方便。
有个朋友还说之前在京东商城上买了一部手机,但买家迟迟不发货,他就退货了。结果,京东退了钱,过几天,东西也寄到了他手上。
在这之前,京东的行业口碑一直是非常高的。
3
危机
但今时今日,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从刘强东卷入这场丑闻危机开始,京东集团的口碑就一直在下滑。
抛开刘强东事件,后面还有京东人事大变动、快递员取消底薪、退货流程变难等一系列问题在影响着京东的市场口碑。
从长远来看,京东的价值仍取决于能否解决核心竞争力下滑的深层问题,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口碑问题。
今年4月22日至24日,继明州案女主角将刘强东及京东集团合并作为被告提出上诉之后,微博上又连续曝出多段与刘强东明州案相关的监控视频画面。
案件一直在持续发酵,似乎背后有一双手一直在控制案情走向。
在过去近8个月时间里,刘强东明州案一直是一波三折,各方也在持续放出的不同角度的信息。
舆论一直处于“反转-反转-再反转”的节奏,而这样太过招摇的将一个企业家的个人道德问题放在明面上来谈资的现象,显然是不利于企业稳定发展的。
京东股价早就受到影响,从过去一年多京东的股价走势来看,其短期波动与事件的关键性进展息息相关。
长期走势则会体现出了资本市场对京东基本面的价值评估。
可以说,这次案件的最终结果,是影响京东市场价值的最大因素。
4
明星效应
将企业与企业家进行捆绑销售,是大多数资本常用手段。
打造一个明星企业家所带来的广告效应远胜任何形式的推广。
这种现象在中国尤为明显,比如阿里和马云、京东和强东、思聪和万达。
捆绑销售的优势在于将企业与其核心成员之间建立一种无法分割的联系,这样一来,企业家的一举一动都会是企业免费的活广告。
这就是名人效应,也是很对大型会议要邀请名人站台的根本原因。
名人身上是有光环的,一旦他们与企业建立联系,这些光环都会被嫁接到企业身上。
在明州案爆发之前的京东,显然也把这种捆绑销售做的很成功,刘强东此前的一举一动都为京东增加了很多话题,比如他娶了个美貌才女章泽天,就是很多媒体的谈资。
而现在的京东,同样是在为捆绑销售买单。
明州案爆发之后,无论男女双方如何佐证、爆料、角力,都无法将京东集团拉出股价震荡的危险圈。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京东股价经历了大起大落。
2018年1月22日站上50.50美元的历史高点,到同年11月跌至接近19美元的发行价。
紧接着是此后几个月的持续反弹,目前徘徊在近30美元的水平。
看得出来,在明州案曝光之前,京东股价的震荡下滑已经持续了几个月。
如果说明州案爆发之前的股价震荡是受整体市场和京东集团本身竞争力的影响。
那么,刘强东明州案就是加深其股价波动性和跌幅的最大因素。
京东此前吃到了明星效应的甜头,此时也无法避免的要为其买单。
无论这次事件的最终结局如何,是否有人故意推动案情走向,都已经对京东集团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了。
说到底,即使刘强东个人当真做出了有违道德法律的事情,也不能让一个养活数万人的国内大企业随之覆灭。
毕竟,要养出一个大企业,真的没那么容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