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其实我一直很享受上语文课的过程。我喜欢带领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那一篇篇文质优美的文章,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走进英雄及凡人的精神世界,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我更喜欢课上孩子们一个个稚嫩的问题,那是他们思维迸发出的火花,是他们在向生活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天的语文课上,我正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神话故事《羿射九日》。引导孩子们回忆并交流一个个陪伴他们长大的故事后,顺利地激起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捧起课本阅读起来。一只小手举了起来,是叶子蓬,这个可爱的小不点平时问号就特多。我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你有什么问题吗?”他一脸疑惑地问:“老师,为什么叫《羿射九日》不是《后羿射日》呢?我在班级图书角看过这本书的,就叫《后羿射日》。”原本有些紧张的心放下了。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动脑,在课堂上,我一直鼓励他们大胆质疑,谈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意见,甚至鼓励孩子们“反对”教师,“打倒”教师。最近,孩子们的问题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深度,常常让我无从解答。但这个问题可难不住我。虽然我也一直有疑惑:为什么有时候叫羿,有时候叫后羿呢?只是神话故事。历史故事都有很多版本,名字上有微小差别是常有的事呀!正准备张口回答他,突然多了个心眼,对他说:“有进步,能和课外阅读联系起来了,待会儿看同学们能不能解答,好吗?”
回到讲台上,我偷偷百度了一下,答案却让我大吃一惊,暗自庆幸自己刚才没有想当然地信口胡诌。
“后”在古代据说有王的意思,而非姓氏,所以后羿只是羿作为一国之王时的称呼。事实上,有关羿的描述,历史上有两个时期,一个是尧帝时,一个是夏朝。在《山海经校注》中,晋代史学家郭璞针对有关羿的描述有过一段注释:“有穷后羿幕羿射,故好此名也。”他认为后羿与羿不是一人。古代学者大都抱有这种看法。《山海经》与《淮南子》中的羿是尧帝时期的神射手,天神命他来下界扶危济困的,其主要功业在于上射九日,妻子为嫦娥。夷羿,也就是传说中的后羿,是夏代有穷国的国君,妻子为纯狐,他射箭的本领也是十分高强的,只是与神话传说中的羿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了。不过羿与后羿的故事,先秦典籍即已混淆不清。
原来如此,真长知识了,我不由一阵感叹。
当孩子们从阅读中沉静下来后,我把叶子蓬的问题抛了出来,许多孩子都附和自己有同样的疑惑。于是我简单地说明了羿与后羿的区别:一个为神话羿,一个为夏朝有穷国君王羿。孩子们听了一脸惊讶。我及时表扬了叶子蓬:“爱提问的孩子才会学习,叶子蓬的问题提得真好。接下来,老师要看谁也会动脑子,提出好问题哦。”
接下来的学习中,孩子们认真听讲,积极交流,学习神话故事,感悟人物情怀。期间又有孩子提出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故事前面说当十个太阳一起出来时,“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后面又说羿“趟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这不是矛盾吗?这个问题把我问住了,在思考无解后,我也开始质疑文本了。
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我们总说,学问学问,要学要问,质疑是一种宝贵的科学精神。教会学生自己质疑提问,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求学生有质疑精神,那么教师首先得有质疑精神。这种质疑精神首先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上,如果没有质疑,就没有深层次的思考,就不会有探究的欲望,就不会有发现的喜悦。 但我们往往在鼓励学生不迷信专家,迷信书本,敢于质疑的同时,自己却恰恰缺少了质疑精神,唯书本,对专家的话深信不疑。
《礼记·学记》上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相互促进。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共同成长,相互促进的关系。这堂课,孩子们学得很认真,收获多多,我也有了很大的收获。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主动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决不掩饰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失察,甚至无知。不因似是而非的回答遏止了学生的思考。要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激发主动探究的热情,从而有效地实施主体教育,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 因“教” 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文章写于2018-06-13
修改于2019-03-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