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在基层的某校中级没有岗位,H老师好不容易依靠好政策:连续三年年终考核名列本单位前百分这三十而获得了不受岗位限制而可晋升评中级的机会,他做了许多印证材料,晋评为中级的业绩材料他都满足了,去县教育局也审过关了,可是,有一条基本条件是:要有丰富的班主任、辅导员经历。据县教育的领导的解释是必须有当一年的班主任经历或副班主任的经历亦可。可是H老师说他参加工作时,当了一年的班主任。可是,A老师以及部分老师对他的班主任经历提出了疑问。分管班主任的政教处没有提供H老师的班主任经历,因此A老师说,只要学校公布晋评的老师名单里有H老师,我就要提出反对意见,因为他根本没有担任过班主任!C老师也提出,H老师担任班主任不足一年,不能推荐吧?否则以后谁还当班主任?
于是,现在作为学校审核职称的B老师,不得不又多方查找H老师是否当过班主任,当了多久的班主任的相关赁证:如打电话问搭班的老师和接班主任的老师,查找学校会议记录、查找班主任经费发放表等。
H老师后来当了学校中层后一直没有当班主任,才有这么多老师对他的班主任经历提出疑问。而另一所中学,为了突破某方面的困难,直接聘学校中层干部为班主任,再由班主任聘辅导员(或副班主任)。具体的班务由辅导员去做。
总之,这些现象说明了两点,现在的职称竞争太激烈了。另一方面也说明某校制du不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