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午饭,和同事小云聊起她女儿最近的小升初考试,仿佛触到了什么重要的开关,陆陆续续有其他同事加入讨论,最后以她们过来人的经验对我育儿提了诸多建议。
同事小云的女儿,小时候跟着奶奶住在农村,没上过兴趣班,几乎每天就是和一群孩子在村里疯玩。上了小学后,父母把她接在身边,一年级第一学期因为别的小朋友都学过拼音,她没学过,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天天回家边写作业边哭,小云每天回来帮她检查作业错误。到了二年级,小云就彻底放手了,不多问她女儿的作业情况。据小云说,她女儿每天飞快写完作业,就出去玩耍。后来上了高年级,小伙伴们都在家写作业,她没伙伴了,就在家边写作业边听歌,或者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小云女儿就是时下常被人乐道的“别人家的孩子”,小学没补过课,晚上九点前肯定入睡,,语数外常常满分,成绩稳占年级前三,学校的各种奖状拿到手软。最最重要的是,看似她学什么都很轻松,五年级听了一首《凉凉》,说要学琵琶,过了半年就赶上人家学了几年的水平。这次小升初考试,小云让女儿报考离家最近的一所民办初中,三千多名考生,她女儿考了七百多名,没被录取,同一所学校的其他几名成绩较好的同学情况类似,基本都在一千名以外。小云也不再像原来那么淡定了,气愤的说:要想去民办,多去补习班。
同事丽丽的儿子,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学习拼音、珠心算,一二年级几乎都是满分,从二年级下半学期开始上晚托班,周末学英语,三年级开始每科都补,成绩一路下滑,丽丽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给孩子读背课本,晚上孩子八点下托班回来,丽丽还要陪着复习当天的所学,现在孩子五年级了,前段时间期中考试英语四十几分,语文六十几分,丽丽快奔溃了,带他儿子去看心理咨询,做了一系列测试,说是感统失灵,需要进行体能、心理、记忆力训练。现在丽丽更忙了,一下班就送儿子去各种补习班、训练营,周末只休息半天。她说,最后悔没给孩子选择个好小学,孩子的英语和阅读应该从幼儿园开始抓起。
同事小芬的儿子,从中班开始认字、背诗,周末会学画画、打乒乓球和下围棋,小学开始报班昂立英语、声乐和写字等课程,目前孩子二年级,成绩中等,小芬听了小云的建议,当天下午就又给孩子报了写作和数学。她说,孩子要不断适应现在这样的大环境。
下半年,我家的彬彬要上大班了,过去那五六年,我们一直是晚上小区里和孩子们玩,周末游乐园玩,或者去公园玩,每个季度会旅游一次,每天睡前会讲故事,他喜欢画画,跟着他同学的妈妈学画画,无意中也会让他读一些字,他好像大多数不认识。对于同事们的这些建议,结合自己这段时间不间断学习的体会,整理了两点关于学习的思路。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学习是为了解除焦虑吗?从去年到上个月,陆陆续续订阅了二三十门课程,要说收获,最近两个月的收获大于过去一年的学习,不是学的更多、更高效。相反,在放下对知识的莫名焦虑,不再追求学热门新知、新概念,追逐那短暂的满足后,学的数量极少,每个学习阶段只设置一个真正需要我解决并有突破的学习目标。比如,上个月我的学习目标是搭建财务系统,梳理每个环节的程序,以文字的方式确定。接下来,翻阅了家里两本已经买了两三年,但并没读过的专业书,并整理了订阅课程的相关内容。事实证明,经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我的工作流程精简了很多,整个工作和学习状态也非常好。所以,我们学习不是为了变成学习机器,也不是为了解除焦虑,而是带着问题,深度思考,直到问题解决。猴子捡芝麻丢西瓜的故事,小时候听父母讲,现在给孩子讲,谁说我们听过就真的明白呢。好好的捡自己的西瓜,不要再羡慕别人捡一万粒芝麻了,要知道两万粒芝麻不过才80克而已。
学习的方法是什么?
问100个人这个问题,90%以上的人能回答出来,就是会用,能举一反三。在信息有限的年代,我们通过有限的信息学习真正的知识;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需要做的不是更多地接受信息,也不是不断的收集、储存海量信息。而是选择和过滤信息,把有限的脑容量花在知识的使用上。
我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孩子会拥有怎样的明天?谁也无法真正了解。不过我们可以像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主角那样,经常将“All is well”(一切顺利)挂在嘴边。因为我们的身心容易受惊,必须要经常这样好好安抚才行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