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创】怀念父亲系列之四—父爱深深(散文)

【原创】怀念父亲系列之四—父爱深深(散文)

作者: 打着雨伞去散步 | 来源:发表于2019-07-06 14:49 被阅读0次

    前言

     七月八号,即农历的六月初六日,是父亲离开我们三周年的日子。      在古代,父母仙逝,子女要守孝三载,如果官员不守孝,就要遭到御史弹劾。守孝三年,是报答父母的一种方式。古人云:十月怀胎重,三年报答轻,古人认为一个人从娘胎落生,直到两岁的时候才能生活自理,再加上十月怀胎,以及坐月子的一个月,大概前后三年都是在父母的怀抱中长大的,这三年也是最辛苦最劳累的三年,所以在父母亡故之后,子女要在父母坟边盖房守丧三年,以报答父母三年辛苦养育之恩。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人死后三年是可以轮回转世的,守孝三年是为了等待亲人复活转世。        现在的人每天忙得顾头不顾腚,早已把这些费时费事的陈规陋习打破,能够在去世三周年的忌日举行一下凭吊仪式也就算是孝子贤孙了。不孝的我本来准备在父亲去世三周年前的一段时间里写几篇怀念性文章,但是事与愿违,这个想法已经实现不了了,只能抱愧地发几篇旧文怀念他老人家,愿他老人家理解儿子,尽他所能去保佑儿子,也愿他老人家在另一个国度开心、健康!                               

      父爱深深

             一九八五年的暑假,我第一次出去打工。这一次,也是我十九岁以前出门最远的一次。天镇县是雁北地区最靠东北的一个县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东北端,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东临河北省怀安县,南毗河北省阳原县,西接阳高县,北楔内蒙古兴和县,素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称。

             同学的父亲是天镇县城建局局长,那个时候,工程少,农民工多,尤其是像我这样来自农村的学生娃,打工更得找关系。我就凭着这样的关系,准备到天镇县的建筑工地打工。回到家里和父母亲说了一声,征得他们同意后就准备出发。

            安排妥当后,我就徒步经过胡家岭,翻越黄花梁,再经过怀仁县金沙滩镇的曹庄村、日中城,然后来到父亲教书的金沙滩林校。林校既不在镇上也不在林区,而是在日中城村的西北、金沙滩镇的西南,一片四周长满庄稼和野草的地方。

           这里已经看不到古战场的半点痕迹,只能从老人们的口中听到杨家将悲壮英勇的传奇故事。

           父亲的宿舍兼办公室是北方常见的单坡式蓝板瓦平房,单间一门一窗,外墙面青砖勾缝,里墙面挂泥刷白土面。

           宿舍最里边是炕,也称倒炕,就是紧贴着后墙的通炕。火坑的南端正中是地灶,紧挨着地灶的是灰坑。灰坑约有一米见方,上面用木板盖着,大约一个冬天就得揭开掏一次灰。两张破旧的办公桌分列东西,靠墙而放。办公桌再往南,挨门的一边靠墙放着簸箕和笤帚,挨窗户的一边放着一个洗脸盆架子,架子上放着脸盆及其它洗漱用品。

           两把办公椅子的靠背分别露在两张办公桌的外边。为了地面的活动空间更大一些,在不办公的时候,椅子的大部分塞进了办公桌下面的空间,椅背贴着办公桌的前侧楞儿。

           土炕上铺着一领苇席,两铺行李一东一西,都挨着墙,炕中靠下放着两个格板纸集装箱,里边放着父亲和另一位老师常用的衣服,权作衣柜。

            房间的陈设尽管简陋却也干净,这个布置格局和我小学、初中和高中老师的宿舍兼办公室同出一辙。

            晚饭是在教职工食堂吃的。食堂是里外间,外边是库房带通道,里边是厨房兼餐厅。一铺通炕靠窗,紧贴炕是有锅台的灶火。一个老大娘伙夫,做五六个老师的饭,一日三餐,周六晚上和周日早上及中午停火。

            饭菜是最简单的——白菜、土豆条,里边夹杂着少许乳白色的豆腐,素油大烩菜。主食是雁北地区老百姓常吃的黄糕。就餐坐在土炕上,这顿饭我吃得特香,因为感觉比家里母亲做的菜放的油多。吃了饭以后,父亲签了两个人的饭菜,他们是按人记账。

            这是我第一次熟悉父亲的工作环境,这也是父亲退休前的最后一站,因为这一年父亲已经五十五周岁。

            晚上是十二点的火车,去了大同再倒去天镇的车。

            我和父亲和衣而卧,父亲和我的语言交流一直少之又少。

            七月的天气昼长夜短,晚上有点燥热,讨厌的蚊蝇时不时骚扰你一下。没有月亮,车站离林校约莫不到两公里的路程。

            晚上十一点多,父亲骑自行车载着我,我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当时没有任何留恋和牵挂的感觉,只有轻轻的风吹拂着,铁道两旁的玉米地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远远看到车站的灯光。

            我也没有谦让,就让父亲一直带着我,他比我路熟。

            到了车站,我看着自行车,父亲进去买票。小站没有几个乘客,送站的人不用买站台票也可以进入站台。

            火车进站前,我们检了票,就进了站台。自行车放在车站外边,那个时候社会安定,盗贼稀少。

            不大一会儿,火车吐着白烟徐徐进站,刺耳的咣当声戛然而止。上了车找到座位,父亲就紧跟到车窗外,我推开车窗玻璃,探出头对父亲说,爹回吧!他说唔。

            我们家的孩子对父母说话从来不称呼你或您,只直呼爹或者妈。后来听母亲讲,小时候大姐对父母说话的时候就是爹你这或者说妈你那,从来不说爹您这或者说妈您那。再后来大姐受到父亲的教训改口了,可是既不说你也不说您了,于是大姐以下的孩子一直就按大姐的方法和父母说话。

           火车鸣笛要出站了,父亲还是站在车窗外,我又说,爹回吧!他又说——唔,可是身体没有要动的迹象。

          火车咣当咣当地走开了,父亲的身影渐渐远去,在昏暗的灯光下,我渐渐地看不到父亲的身影……

          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自己离开了家,离开了父亲,我的眼睛顿时湿润了。

           后来到了天镇安定下来,大约一个礼拜后给父亲写了一封平安信,告诉他和母亲我一切均好请二老放心之类的言语。又过了一个礼拜之后,收到父亲的回信。他在回信中说,你刚去的时候住在同学家,给人家家里添了不少麻烦,感谢你牛叔和牛婶对你的照顾,代我问他们好!最后写的是父名不具及年月日。不知怎么的,读完父亲的回信后,我的眼睛有点模糊,因为当时在同学家,我硬是把欲出的泪水憋了回去。

          这是我十九岁前两次因为父亲滴下的泪水。

                                                                                                                                                                                                          2016.8.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怀念父亲系列之四—父爱深深(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up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