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岁末,感觉时光一年比一年快。今天是2018年最后的上班日,很高兴今天可以休息。出差走了一周的家,凌乱模糊。灰尘看不见但应该是很多的。约了钟点工,合作了一个上午,很干净了吗?不知道,反正是整齐了,让人舒服。
盘点一下工作:一年来每月工作接近20天,应该有200天吧?评估超过了130场次,羊城、中山、清远、云浮、梅州、佛山……;项目购买,岗位购买,各种类型的直接服务,间接服务……感觉自己成了项目评估的熟练工了,当然还有工匠精神;培训做了几十场,考证、专题、继续教育,羊城、深圳、梅州、台山、南宁、中山、佛山……,虽然每次都重新准备,讲台上已经是云淡风轻;认真耕耘不误人子弟牢记于心;项目跟进了几个,广州督导班,广西督导班,佛山市督导提高班,即使离开高校6年整,教书育人仍然像使命担当。
盘点一下生活:一直比较关注自我平衡,饮食平衡,心理平衡,情绪平衡……所求不多,容易满足。比较放纵自己的爱好,一如既往爱文字,欢喜蓝天白云江河湖泊,花卉植物,建筑人文,工作之余喜欢到处晃悠,在很多人眼中,我就是一个顽主。十月份给自己放了整整一个月的假期,到北非晃悠了一段时光,说“充电”,其实是隔一个时段喜欢换一种活法,感受一下另一种状态的自己。从来不是说走就走,努力工作认真玩,能够让自己掌控自己成为现实。小人物,小志向,过得开心,余愿便足。
盘点一下心态:已经成为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到了享受国家福利的时候,心态应该极好吧?不一定,深深浅浅的流年里总有淡淡的忧伤。
2018年时告别年吧?各种年龄段记住的各种领域的人,在这一年不断告别。虽然他们之于我只是概念性的存在,仍然感觉到生命的无常。
当然这个行列里,也有我的同学和朋友,离开,就像清晖月光下淡淡的烟霞,真实而模糊。人的离开应该有三种境界吧,第一种是实体的离开,不再呼吸和感受到这世的风花雪月,于是带着黑框的讣告就像乌鸦在扑腾;第二种是灵魂的离开,高温的炉火带走了种种。就像飘远的风细细密密的雨,遮掩了月光和星辰的微光,黑色的夜空吞噬了安静了周围的一切,虚无和虚妄;第三种是记忆的离开,这世上所有记得你的人和事都已经离开,你当然就不再存在了。
有时候期望有另一个世界,珍爱我的父母虽然离开了,依然像繁星照着我前行的路,让我延续“有人为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的感觉。伟人自然不一样,他们的离开会有所超越,变成了文字和历史在流传,但是这种流传真实吗?
盘点一下认知:痴活几十年,似乎没有什么长进。依然固执地认为逻辑畅通就应该现实畅通,其实不一定,太多不可认知的因素,能把顺理成章的事情弄得一地鸡毛,于是只能做好自己,只能经常安慰自己:岂能尽人如愿,但求无愧于心。记忆里的花开了又谢,就像人世无常,于是想起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记忆里的夕阳下落又升起,就像世道多变,于是无言默对残林忧伤,人世沧桑,写在脸上,刻在心里;流年如此,人生如此。
岁末送自己一首朱敦儒的词吧,开心一刻,时刻开心: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