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存在主义数学的逻辑里,慢的程度与记忆的强度成正比,快的程度与遗忘的强度成正比。”这是罗曼罗兰在《慢》一书中提到的关于时间的问题。拿来解释为什么我们现在对事物的记忆远不如小时候来的清晰正合适,我想之所以如此不仅仅是我们从车马邮件都慢的时代进入了快节奏时代,信息传递的速度变快了,更多的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太过平淡无奇,每天重复一样的事情,且一点都不走心。
我们尝试回忆了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发现彼此依然记忆犹新,回忆的画面里你总是充满一股傻劲,但即便如此嘴角的笑容仍抑制不住,并在脸上荡漾开来,浮现的无疑是美好的画面。嘴角,通常是被忽视的最诚实的身体部位,不信你看是不是又不自觉地笑了。那半年的时间,慢的有价值,其中的美好已然显现。
如果我们把一生也看成由这样的一个个片段组成,在生命的长河里最终也会留下让你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不是更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当下,去创造更多值得回忆的事情呢?所以我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体验,现在依然对此坚定不移。
我试图让自己慢下来,当你打开心门,这个世界就像一幅油画一样逐渐开始变得多彩、清晰且美好,你之所见仿佛在某一瞬间凝固,只听到时间流逝的声音。曾经我像玩俄罗斯方块一样,用熟练的技巧将时间的方块以最快最完美的方式拼接,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用来填充更多的想法,但往往焦虑也因此而生。
在等待你的时间里,我看了一篇毛姆《爱德华·巴纳尔德的堕落》的短篇小说,我觉得恰巧与我们讨论的关于我是否应该变得更加世俗一点的话题相吻合,我想分享给你。撇开爱德华与未婚妻情感方面的因素不说,这是一篇关于人生态度的颇具讽刺意味的小说,是毛姆一贯的风格。小说通过不同阶层的人对于追求成功的不同理解,对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来说爱德华的行为已经堕落到可悲,而对于爱德华而言确是找到了自己灵魂最好的方式。爱德华坚信自己没有失败,而是成功了。“岁月不知不觉地流逝,当我老了,回首一生,我希望我的过是朴实、宁静、幸福的生活。尽管没有什么大作为,我将也是在“美”中度过一生。假如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丢失了自己的灵魂,那他的生活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我以为我已经失而复得了我的灵魂。”这是爱德华的好友找到他时所说的一番话,也是他在离开未婚妻和之前所处的那个阶层之后找到的人生真谛。
这个世界仿佛在要求所有人都按照一个既定的规则行事,但这不是这个世界赋予我们的,而是掌握着主导权的那些人在不断地侵犯着我们的底线,试图从我们身上偷去所有的尊严,而捍卫自己的疆域却被看成特立独行,不谙世事。要获得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只要恪尽职守,辛勤工作,不辜负地位、身份的期许就足矣,不该苛责其他。这个世界应该给单纯做事的人更多的鼓励,至少不要在精神上打压他们,如果我们还想在以后看到这样品质的人的话。
这个世界就像巨大无比的拼图一样,有生之年,你似乎永远也无法知道一些事情的真相。我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学会理解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但仍改不了一个习惯,总是以最真实的样子去面对别人,如果哪一天我被迫说了太多经过修饰的话语,那天我就会郁郁寡欢,好像丢失了什么一样,心慌不知道怎么去面对自己,只能通过独处和读点书来找回自己。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想我的性格也很难有太大变化。即便有时以最尖锐的方式反驳你给的善意建议,但初衷还是希望彼此再深入探讨,不加验证即被采纳的建议也只能说明没有主见罢了,当然我从来不否认我有固执的一面,但我并不认为固执是一件坏事,或许换一个词来形容会更合适。不管如何,我依然很乐于有这样一个人,充满爱意起不求回报地希望我好。不得不说,你在某些方面的建议还是很中肯的 ,我愿意虚心接受。因为你足够了解我,知道我的短板在哪里。我们似乎有神奇的互补的能力,我薄弱的地方恰恰是你的强项。
我仍希望以自己舒服的姿态活着,而不是为了达到某一个自认为光荣的目的而做一些无谓的妥协。其实,我们所拥有的为数不多的自由就是这样一点点被我们营造的所谓光荣吞噬掉的,或许那些麻木不仁的人或者荣耀至上的人会心甘情愿选择让渡自己的自由,因为比起名气,自由对他们来说太无足轻重了,他们宁可选择让名气压的抬不起头来。
我的固执和坚持一段时间内也很难改变,我甚至想象得到我又可能越来越偏离这个社会,所谓心远地自偏,做一个书房里的思考者,尽可能洞察世事,但不涉人事。我知道依然有那么一群人,心甘情愿做名誉的追随者,所以少我一个并不会有任何影响,而我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于我而言,更是一条康庄大道,途中乐趣,独自窃喜。有时候,我们可以到彼此的路上看看不一样的风景,相伴着走一段路。
每次见面留下的都是没说完的话,换一种方式传递,愿我们都不负岁月,不负彼此。
致唯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