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后的曹刿去哪了呢?有人说后来挟持齐桓公的曹沫其实就是曹刿,这一次在鲁国人眼里他再次成了英雄,换个角度看他好像把“狡诈”进行到底了。
长勺之战虽然鲁国取得了胜利,但是齐国的国力毕竟要强于鲁国。在随后的交战中曹沫(很多人说就是曹刿)三战三败,毕竟光靠不按套路击鼓想一直获胜还是挺难的。面对这细碎的战果,曹沫觉得很羞愧于是主动向鲁庄公请罪。
鲁庄公还是个不错的老板没有治他的罪,反而以“齐鲁强弱悬殊,非战之罪”来安慰他,并继续让他做统兵的大将。
网图,侵删虽然鲁庄公没有责罚曹沫,但是这总也打不赢也不是办法啊,干脆还是别打了。于是鲁庄公准备向齐桓公割地求和,而齐桓公也答应了鲁庄公的提议前往柯地会盟。
结果这两位国君正会晤呢,曹沫手持匕首就冲了上去劫持了齐桓公。不知道鲁庄公当时是不是一脸懵B......
于是解救人质的谈判开始。人质齐桓公问曹沫想怎么样,曹沫让齐桓公把之前齐国从鲁国占领的土地还回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齐桓公只能先认怂,答应了曹沫的条件。于是曹沫扔下匕首像没事儿人一样重新回到鲁国的群臣之中。
齐桓公本来想反悔,但是被管仲劝止了。所以这件事与其说成就了曹沫,倒不如说也成就了齐桓公和管仲的名声。于是曹沫之前三战三败所丢失的土地被全数归还了。
只是曹沫可能自己都没想到自己的光辉事迹成了后来一个叫荆轲的小子的借口,学艺不精的荆轲在刺杀秦王失败后,告诉大家我失败并不是因为我能力不行,而是因为我想像曹沫劫持齐桓公一样劫持秦王嬴政,让他归还占领的土地,要不是这样我早刺杀成功了。
总之曹沫或曹刿的言行让人不禁产生疑问,不都说鲁国是最讲周礼的吗?但是看起来怎么不太像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