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礼数

作者: 我悦我写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14:33 被阅读2次

礼数这个词并不陌生,甚至很多人经常用到礼数这个词,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我不是研究礼数的人,也就不会引经据典。我只是个普通人,只能站在平常人角度,说说平常生活里的礼数。

昨天随手翻到一个视频,有些让自己不能理解,觉得礼数被滥用。视频中一户人家有人去世,逝者已经装进了棺木,看样子应该是出殡的当天。有几位上了年纪的妇女爬在棺木上哭得很伤心,看起来应该是直系死者。旁边坐了很多年轻人,大都在看手机,在玩笑。这只是出殡前的一些小序曲。接下来应该是正式出殡前的一个大礼数。按照辈份,大家按顺序跪拜逝者,年长的都是按照传下来的跪拜行礼,只是到了后面,晚辈们就有些不懂礼数。这些小字辈,在一个年长人的引导下,跪不像跪,拜又不像拜,还一起嬉笑着。看到此,着实让人不怎么舒服。

礼数表面看来是种仪式,实质上是一种传承。特别在乡俗中,最重的礼数,我觉得还是殡葬。殡葬礼数,从人死到入土,再到后面的一连串的东西,十分讲究,从来都不敢马虎。所谓的死者为大,应该说的就是这个理。所以上了年龄的人,最不会轻易对待出葬。

出葬的各种礼数,一来是对死者的尊重,无论生前如何,死了还是要值得尊重。二来受到各种旧观念的影响,认为人死后还是有精神的,日后还希望死后的人能保佑生者。三来是生人爱面子,让别人看到,死人后代如何的孝顺,如何的礼道,如何的庄重。四来大家也不知道是否有阴魂,怕死后的人来报应,特别是生前得不到好待见的。五来还是老的一种说法制约着,叫做“后生干得好,不如死人躺得好”,很多人就要想办法给死者一个好葬法。

在农村,最不能轻易对待的就是葬死人。这个礼数延续至今,还是那么的老套,还从没有人会那么不老套。

小时候,送过死去的亲戚。那时都是在大人的带领下,施着规矩的礼数,从不敢怠慢。在场的先生会把各种行礼时辰、禁忌、要求一一向大家列出,不懂的会逐条解释,让大家按照规定进行,甚是规范。每每此时,我内心总是非常惧怕。在行礼前,大人带着一起,会一遍遍的教着,或者扶着小孩的手做着他们认为最标准的礼数。每行一礼,生怕做不好,就怕死人会找算帐。一直到现在,也就养成了尊重死者的观念。

再后来,随着父母的离去,自己安排他们的后事,才知道这里面复杂的东西真的多了去。死人的礼数,与别的礼数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他的礼数还有补救的地方,死人的礼数根本就没法补救。因此,殡葬的礼数才显出它特有的地位和至尊。

上面只是以死人这件事,来说说礼数。至于其他方面的礼数,其实也大道差不多,只是形式和派场不同。

重视礼数应当与陋习区别开来。陋习是一些人借礼数,行着一些旧的不良的风气,污染着环境。现在乡下有些变异的礼数,我觉得与陋习没什么二样。这当中就是一些人,借人们重视礼数,但又对礼数不明的情况下,吹嘘着礼数的东西,披上金钱的外衣,胡弄着哪些所谓的礼数。像这样的礼数,不但不能更好的传承礼数,相反会败坏风气,破坏民俗,助长人们攀比心理。继而就造成了一些讲排场的礼数,比格调的礼数,让人哭笑不得。

传承的礼数,对于我们的教育是至深的。小时候,每逢年三十晚,必须给年长的拜年。一般都是爷爷以上的长辈,他们端坐在堂前中间,小的们一一跪拜,然后给大家发压岁钱,意味来年平安。所以,从小就知道尊重长者,这是最基本的。我倒觉得这样的礼数很有价值。

其实从另外来说礼数,是种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只要能规矩的按礼数施礼,这当中的做到就不容易。比如,为什么要三跪三拜,为什么跪的时候头要着地,为什么春节见面相互抱拳等等。当知道其中的道理的时候,人自然而然的就会对礼数加倍的敬重,内心也就会多几份敬重感,日常也就会自觉的约束自己。

礼数不是不可以发扬。任何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发生着变化,礼数也一样。只是不能歪曲礼数,更不能打着礼数的旗号,变相的扭曲。

既然有礼数,就要按照礼数行事,而不能我行我素。要么就不讲礼数,随心而动,倒也无妨。

无论怎样,传承礼数,方能行远。礼数之本,厚植于心,方知廉耻,谨言慎行。

ae ��-*e�

相关文章

  • 尊重礼数

    礼数这个词并不陌生,甚至很多人经常用到礼数这个词,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我不是研究礼数的人,也就不会引经据典。我...

  • 先尊重别人,才会被人尊重

    无论与谁交往,都要记住.... 尊重,不能少,尊重,是礼数, 你对别人什么态度.... 别人就还你什么脸色。 趾高...

  • 先尊重别人,才被人尊重

    无论与谁交往,都要记住.... 尊重,不能少,尊重,是礼数, 你对别人什么态度.... 别人就还你什么脸色。 趾高...

  • 尊重是相互的

    无论与谁交往,都要记住: 尊重,不能少,尊重,是礼数, 你对别人什么态度, 别人就还你什么脸色。 趾高气扬者,别人...

  • 先尊重别人,才被人尊重(深度)

    无论与谁交往,都要记住: 尊重,不能少,尊重,是礼数, 你对别人什么态度, 别人就还你什么脸色。 趾高气扬者,别人...

  • 懂得尊重别人,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无论与谁交往,都要记住:尊重,不能少,尊重,是礼数,你对别人什么态度,别人就还你什么脸色。 趾高气扬者,别人不屑一...

  • 礼数

  • 礼数

    今天有好友的家属出院,我朋友很会做,买了果篮、巧克力、还写了感谢信给医生护士。 这是为人为事的礼数,但她妈妈住院的...

  • 礼数。

    花京庭明院,

  • 礼数

    qw家对我说:咱们孔孟之乡礼数多,外地人好像不大懂咱们的规矩,咱这里的女婿见了媳妇娘家人都得显出来特别的热情客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尊重礼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ya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