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你想“跃迁”吗?

你想“跃迁”吗?

作者: 东北黄老邪 | 来源:发表于2017-02-12 00:54 被阅读23次

写在前面的话:

昨天同@Alex聊天时,我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如果不是因为在KK英语里面遇到了,或者说如果我们俩在同一个单位,我们之间肯定没有任何交集。@Alex问为什么,我说因为我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根本就不在一个圈子里面。同时呢,我也想起之前曾经问过她的问题,像她们这样的优质女生为什么一直会单身,她说圈子小。“圈子”这东西似乎挺有意思,今天就聊聊跟“圈子”有关的事情吧。

01 原子核外电子轨道模型

先甩一张图。这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最中间的那枚灰色的东东便是我们前两天讨论过的原子核。外面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粒子们就是核外电子了。

原子核外电子轨道 有意思的是,这些电子看着挺乱,其实它们无比的规律。每一个电子都有自己明确的轨道,不同轨道上的电子们永远不会发生碰撞。这像极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轨道,这些轨道就是我们的“圈子”,不同圈子之间几乎毫无交集。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圈子里面安稳规律的生活着,就像那些电子们一样,不知疲倦的运转着。

那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这些电子们永远不会碰撞呢?这是因为不同电子轨道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它们之间有一道天然的“鸿沟”,那便是能级。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不同能级上的电子们是无法跨越这道“鸿沟”的。这也是我昨天同@Alex说的,为什么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其实应该是没有交集的,因为我们处于完全不同的“能级”上。

02 说我自己的例子

半年前的我,就是一颗处于较低能级上的“电子”,每天都极其规律的在一条固定的轨道上运转。回过头去想,我现在之所以每天在写这些个东西,一切的开始是源于一本书。我因为那本书关注了作者的微博,通过她的微博知道了有简书这么个平台。从简书平台上知道了有个叫彭小六的超级红人,从彭小六的知识管理训练营里知道了有个教英语的KK老师。而从KK老师这里我开始一点点的发掘出我的“核子能”了。我更是在KK英语这里跟@Alex,@Poppy,@秋秋,@dudu,@苏博士等等很多本来是不会有任何交集的人成为了朋友。现在的我早已经不在半年前的能级轨道上了。

03 你想“跃迁”吗?

再给大家甩一张图。刚才说过,在自然状态下,这些电子们是永远不会跨越能级之间的“鸿沟”的,可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不同轨道的电子会发生一种叫做“跃迁”的现象。

电子跃迁

简单来说就是,位于低能级的电子们通过吸收能量可以跃迁到高能级的电子轨道。同样的,高能级的电子向下跃迁到低能级的轨道时,会释放出能量的。(这像不像现在流行的说法——降维攻击)

那我们怎么去完成“跃迁”呢?两个角度来考虑。

第一:向内寻找束缚源。刚刚一直在说核外电子的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疑惑,为什么这些电子们无法脱离自己的轨道呢?究竟是什么束缚住它们了呢?看到原子最中间的原子核了吗?正是它,这个几乎聚集了所有原子质量的正电荷粒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束缚力)才导致这些电子们跑不远。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来说,我们如果想要完成从“低能级”到“高能级”的“跃迁”,我们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束缚源”。我能够想到的有:安全感(舒适区)、家庭、懒、思维局限、认知水平。

第二:向外寻找能量源。我们仅仅依靠“自我觉醒”是不可能发生“跃迁”的。那是违背能量定律的永动机。我们一定要从外界输入能量,这个能量源可能是书,可能是人。而且有一点其实非常关键。我们从外界输入的能量必须要积累到足够多,多到能够打破两个能级之间的差额时,你才有可能发生跃迁,哪怕少一丁点都不可能。它不是一个连续函数,它不会让你随着能量的输入让你无限去接近高能级。它是一个阶跃函数,能量未满足时,哪怕相差万分之一,你也只会老老实实的趴在“低能级”上分毫不动。不能准确理解这个规律会让很多努力尝试的人在中途就因为自我否定与自我怀疑而放弃了,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END——

看到这里的你,是否准备好去“跃迁”一下试试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想“跃迁”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zo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