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活的一天,从起床的那刻开始!
<感谢小能熊的网络课程>
引子
高老师的思维课“用逻辑驱逐混乱,用秩序重塑人生”。
高老师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都会开始跑步。这就引出了今天的课程内容:如果说每天跑步能让我们的身体机能维持在一定的健康水准,每个月爬爬山,踢踢球能测出我的体能情况,那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对头脑进行训练呢,如何检查我们自己大脑的思考力的状态,并让我们的思考力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呢?
高老师,昨天的“头脑风暴”中,给我们介绍了收集创意的许多方法,但是今天高老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平时用脑不够,关键时候没有创意怎么办?
面对别人能够滔滔不绝,而自己......这就是,平时不跑步,还希望跑得快,平时不思考,还希望想的好,最后只剩下“想得美”。
笔记
5Q思维训练法.png高老师,今天就给出了一个针对大脑思维的训练方法:“5Q思维训练法”。
这个方法利用每天15分钟的时间,对大脑进行适当的训练,让大脑保持每天持续思考,每次深度思考 ,每个周期迭代思考。
在正式开始【5Q思维训练】前,要有四个基本要求:
- 每天15分钟思考时间
- 独立思考
- 适合思考的环境
- 克制的思考过程
这个【5Q思维训练】是通过每天自问自答5个问题的方式进行的
问题种类
【5Q思维训练】将问题分为两种:
- 创造性问题(开放性的,主要用以训练思维的发散性,让头脑更灵活,可以称为创造性问题。像吸管可以用来做什么,或者书可以用来做什么?如果你会飞,你会做什么?等等,这类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你也不需要和别人探讨,也不需要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和评判)
- 应用性问题(要回答生活中真正存在的问题,可以是生活中和工作中的问题、可以关乎人生、关乎价值、哲学、艺术、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的种种问题;可以是你已经碰到、可能碰到、可能永远碰不到的种种问题,还可以是别人的问题,总之,就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训练的时间
- 第一个时间段是 清晨,最好的时间是刷牙洗脸的时候,这个时段要自问自答两个问题,一个创造性问题,要注意的是,这个创造性的问题,一周时间内要反复的回答,也就是说,周一到周日的清晨都要考虑,比如“吸管可以用来做什么?”第二个问题是现实问题,选择一个问题,自问自答,回答一次即可。
- 第二个时间段是 中午,可以在午餐前你买饭或做饭的时候,回答一个今天想到的现实性的问题,在头脑中自问自答。
- 第三个时间段是 傍晚,可以是回家的路上、地铁上、公交车上,堵车的时候,等小朋友从教室走出来的时候,你要自问自答两个现实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今天想到的新的问题,第二个问题,需要你从昨天的现实问题中筛选出来一个你认为最好的问题,再次思考 并回答一次。
如何回答【5Q思维训练法】的问题
这个思维训练法是旨在 提高自己的 “深度思考能力”,所以回答的问题不能流于表面,我们要采用“5Why”的方式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5Why,就是5个为什么,是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5个“为什么”来自问,以追究其根本原因。虽为5个为什么,但使用不限定只做5次为什么的探讨,主要目的是找到根本原因,有时可能只要3次,有时也许要10次,就是所谓: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回答方法。
当然,这个连续问题也有是提高技巧的,提出问题追问,要倾向于自己能解决和控制的主观原因。
当然,如果这样回答问题,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我们可能会一直问下去,就变成了胡思乱想,所以这里还是有个要求:
每个问题只考虑3分钟时间,无论是否得到自己的想要的答案,也要克制。
思维训练的作用
高老师举了一个“货车过桥洞”的故事,在找解决方案时,用的是RCA模型(根本原因分析模型),画出了自己的思维导图,并找出了原因。
所以,高老师的这个思维训练法,有很多的好处:
- 对观察力的训练,发现问题,每天都要在生活中对自己提出问题。
- 对分析力的训练,解决问题,每天都要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 对深度思考的训练,回答问题,要通过5Why方式回答问题。
- 对想象力的训练,回答创造性问题,每天迫使自己产生新的想法。
- 思考习惯养成的训练,每天用固定的时间思考。
- 自我认知突破的训练 ,每天对前一天的某个问题重新审视。
既然,这个思维训练有这么多好处,那就赶快操练起来。但高老师在给出了所有的优点的同时,又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简单的思维力就能解决呢?”
知识与思维的辩证关系
其实,有些问题也不是学会了思维就能有答案的,因为这不仅仅是思考力的问题,还关乎到你的知识储备。
知识和思考的关系,就像两个相交的圆,没有大脑思维的创造性活动就不会有知识的产生,而不同时代人们的思维活动又都是建立在相应的知识层面上的,所以,尽管思维和知识是两个相交的圆,但是绝对脱离知识的思维训练是不存在的,也是不现实的。而且随着思维训练的层次提高,难度加大,对被训练者的知识修养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这里,高老师又强调了:
没有现代的思维工具和思维训练也不可能真正养成现代的思维方式。这就像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人仅凭道听途说是永远无法真正想象出来大海的波澜壮阔的。
高老师,先通过思维模型,再配合思维导图的思考工具,再结合思维训练的方法三位一体的培训,来提高现代化的思考力。
当然,仅仅学习思考力是不够的,我们要不断地加强知识的储备,不断地读书、学习、储备更多知识。
知识和思考是人前进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这里,高老师又举了一个“夫妇幸存”的例子,这反映了思维与知识的关系。
也向我们说明了:增长智慧,变得聪明,是智商和情商、思考力和知识力共同作用的成果。
我们不但要接受知识的训练 ,也要接受思维的训练。
跑步不是为了更快,而是为了山可以爬得更高
高老师,讲了自己接触跑步的故事:
自己刚接触跑步时,总是追求速度和更短的时间,但自己到了瓶颈期时,无论如何调整步幅,加快步频,也很难再进一步提高我的速度,那时候,高老师失去了跑步的动力。
当时,高老师在想:如果我不能更快,那坚持跑步的意义在哪里呢?
后来一次公司组织团队登山的经历,又让高老师重新爱上了跑步。
用高老师的话说就是:
跑步的好处不是使我可以跑得更快,而是让我的身体状态更好,而这种好状态可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登山可以更高,游泳可以更久,熬夜可以不乏,这不是我想到的,但这是坚持跑步给我的回报。
思维训练也是如此,可能有些现实中的问题,思考过程中未必能得到非常明确的答案,有的问题仅靠思考也是不能够解决的,而是要借助一些工具和方法,比如百度一上,弥补缺少的知识。
我们要开始自己大脑的思维训练 ,从此,告别大脑的“空空如也”。
Andrew LYU 第43篇简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