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看电影带给我的思考总是比小说要多,也许是厌倦了阅读,而电影却那么深邃地蔓延进我的心灵深处。就像这部《生死朗读》。相比电影,文字显得有些苍白了。想象力日渐匮乏的我喜欢被演员带着,走入另一个世界。
《朗读者》,讲述的绝不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这样的爱情即使在西方世界也是不能为人所认同的。15岁男孩与38岁纳粹女看守之间,会有什么样的爱情?德国人隐晦的象征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懂得,
温丝莱特瘦了,当年丰腴堪比环肥的露丝如今人比黄花瘦,却多了风韵,也多了演技。德国女人的严肃内敛,被这个英国女人诠释得不折不扣。男孩麦克的眼睛比秃顶麦克更有内涵,青涩的钟情远比沧桑的掩饰更打动人心。
我想说什么?说麦克的成长史,还是汉娜奇怪的自尊心?
先说一个男孩的“曾经沧海”吧。第一次被唤醒,第一次钟情,第一次感受到不同于母亲的情感,然后被无情地抛弃,然后在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少年时迷恋的情人竟然是个杀人犯,这样的经历必然影响他一生,他的婚姻家庭均因此而全无根基。童年经历令麦克变得封闭不可理喻。他无法遏制地希望复制曾经的温馨,他依然渴望充当朗读者的角色,然而道德感与内心被遗弃的伤痕又让他不能面对他的情人——曾经的纳粹监狱女看守,这种矛盾注定是一种煎熬。最终他选择冷漠回避,选择沉默,哪怕内心如岩浆滚烫。
我不知道汉娜最初的行为出于什么动机,这让我想起G市那位中年女教师与她的两个学生之间的畸恋,两个男孩,一个被杀,一个成为杀人犯。再后来,听说女教师离职,不知所终。这里没有道德的底线,只有情欲的张扬。人们热衷于充当道德法庭的审判者,但谴责唏嘘之后,又能剩下点什么?
当然这部片子并没有着力于此,而是更多地表现了汉娜奇怪的自尊心。她不识字,因此自愿报名成为纳粹的监狱看守,但对文字的渴求与敬畏又让她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去换取平衡;为了掩饰自己不识字,她宁愿放弃升职的机会;同样,为了这奇怪的自尊心,她甚至愿意承认自己签字杀人,甘愿终生监禁而不予辩解。
有人曾说,希特勒当初煽起德国甚至整个欧洲对犹太人的仇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对犹太人文化的嫉妒。宣称自己是优等民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仅仅因为犹太人有文化、智商高、且极擅经商。这又是另一种奇怪的自尊心了。
麦克之于汉娜,有着许多复杂的情绪与情结——有对母亲的孺慕,有对情人的痴迷,有深深的理解,也有隐隐的恨意。正如当代德国人对他们的上一代所犯下的罪行,感受同样复杂,同样五味杂陈。汉娜最终选择了自杀,她能忍受牢狱却无法面对麦克的冷漠;而麦克在汉娜的墓碑前,终于能坦然对女儿讲述那一段往事……这当然又是另一个隐喻了。
生死朗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