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压力有点大。工作紧张,接手了新的班级,与学生不熟悉。工作安排满满的,又要参加比赛,自己报了写作训练,每天忙忙碌碌。紧张劳累之余,还有那么点回复青春的感觉。累并快乐着,是我当下最真的写照。
我的好友说,你状态真不错,不觉得压力大吗?压力?确实不小。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对我的期望也很高,这是压力。领导委以重任,这也是压力。面对小孩子,这本身就是对我的压力了。参加写作小组,大家的作品都很好,无形中又是对我的压力啊。
压力大了,就要发泄。怎么发泄呢?前几年,因为压力大,我时常郁闷,所以哭是我最好的发泄方式。
自己到另一间,找个舒服的姿势,无声的哭或是放声的哭,不要有人打扰。老公很是担心,我告诉他我只是压力大,哭哭就好了。
现在压力还是很大,哭得却很少了。因为我找到了一个发泄的出口,写东西。这个出口很好,写东西后结识了很多文友,让我知道原来有人与我同行,原来自己并不是那么孤单。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走,是最真实的幸福。
你压力大吗?需要找发泄的出口吗?你的发泄出口是什么?
一个孩子说:只想找个无辜的人发泄一下。这个孩子是个杀人犯,他叫李斯达。骗了自己的同学,强奸未遂,残忍杀害了小姑娘。
据说他是好孩子,钢琴谈得好、会写小说、有才华、特立独行。一个出色的人,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耸人听闻的事来?
很多人分析了他的成长,他的家庭教育,认为是父母教育的失败。这不只是家庭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还是教育的悲哀了。
教育越发趋于功利了。对于学生的评价,越发单一了。成绩好便是好,有才艺便是好。我们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功利的种子,何曾真正关心过心灵的成长?
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是简单且迅速的,健全的心灵发展却是漫长艰难的。如何育人,仅仅看成绩看特长行吗?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关心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懂得这个世界除了功利外,还有一种叫做爱的东西。
“我只想找个无辜的人发泄。”这句话里藏了多少冷漠,又藏了多少恨意?他恨什么?恨这个功利的世界,恨自己的怀才不遇,恨自己的失败。
这句话里又藏了多少功利的心机。他要发泄,他发泄的对象是无辜的人,是女人是弱者。小时候被埋下的功利种子,此时已经长大,他明白自己没有能力把强权者作为发泄对象,他明白自己也不能把身强体壮的人作为发泄对象,最后他将目光锁定在女孩子身上。
这就是社会的法则吗?弱肉强食,弱者就该无辜被杀害。动物界的丛林法则也适用于人类社会吗?
如果一个社会不能给予弱者最基本的安全与帮助,即使经济再发达,它都不能算文明的社会。
或许你觉得李斯达事件只是个案,不足以代表社会问题。那么前几年发生的连续到校滥杀小学生事件,又告诉我们什么?
歹徒与孩子无冤无仇,他们持刀砍杀。歹徒的心思不是和李斯达一样吗?他们不都是要找无辜的人发泄吗?他们不都是在这社会的重压下,选择了极端残酷的方式在发泄吗?
前几年炒的最火的新闻还有富士康员工,连环跳楼自杀事件。这些员工为什么可以绝然放弃自己的生命?难道他们都有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是怎么来的?
细细思索一下,压力过大、节奏太快、心灵荒芜、缺乏成就感、不能自我认同、哪一点不如一把锋利的小刀,一下一下地割着本就脆弱的心?
被割伤的次数太多,怎能企盼李斯达们能拥有一颗柔软的心?别说李斯达们,我们哪个人的心,能柔软的如出生的婴儿?我们的某些地方其实坚硬无比,只是没有到达需要杀人泄愤的程度。
这几起事件虽说不具普遍性,但他们是社会问题的示警,这证明了我们的社会经过高速的经济发展,积聚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应该引起各个方面的重视。
我们是社会组成的一份子,如果每个小细胞都充满正能量,社会也会充满正能量。我们自己该为自己的压力找个出口,将负面情绪泻掉,关爱好自己的心灵,做个元气满满的人。
我们又是写字的人,虽说很多时候,写出的作品没有太多人看到,但是请握好手中的笔,写些有用无害健康的文字,或许某人一瞬间的凝视,就能改变他某个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