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学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篇课文,我再次把《巴黎圣母院》故事情节温习一遍。忽然发现有点感动,只为那个全书最丑陋的怪人卡西莫多。这个奇丑无比的敲钟人,他的形象对读者有着巨大的冲击力。也许没有人会喜欢这样一个又聋又瞎、又驼又跛的一个畸形人,然而也没人会讨厌他丑陋外表下的一颗感恩之心。他身份如此卑微,以至于在刑场受鞭刑时人们毫不同情。他就这样在太阳下被曝晒,被鞭打,被歧视,被侮辱。人们无动于衷,他却毫不屈服。直到爱斯梅拉达送上来的一壶水并喂给他时却让他感动到流泪。这眼泪中或许有愧疚,有懊悔,但更多的一定是感激。喂水的这一幕之所以动人,是因为人性中的善良唤醒了善良,人性中的美激发了美。
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一个个丑陋的灵魂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无论是副主教克罗德,还是卫队长弗比斯,抑或穷诗人甘果瓦,他们都爱上了爱斯梅拉达。只是有人心理阴暗,有人风流成性,有人利益至上,他们的爱都是自私自利的。在这些丑的映衬下,只有卡西莫多身上散发出一种夺目的色彩。他也爱上了爱斯梅拉达,但他知道自己不配。他的爱是隐忍的,全心全意为对方着想的。这种骨子里的善良,像漆黑夜晚的灯光,照亮了路上行走的人,让人感觉光明、温暖和踏实。
上天没有赐给卡西莫多正常人的外表,却给了这位丑陋的残疾人格外美好的心灵。他身上的真和善足以消解他的缺陷,让人感觉到源自内心的美。和外表比起来,一个人的心灵美才是更打动人的。
雨果是一位世界级的伟大作家。他以一支生花妙笔,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让我们在人物对比中去感知人性,赞叹真善美,反观自己的人生,从不同人身上找到我们的影子。这正是名著的魅力,也是读者阅读的意义。
一个人外表或许很难改变,但无论何时他都可以充实自己的内心,让善良得以发挥。而这种善又是可以传递的,从作品中的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作品内到作品外,进而扩大到整个世界。这就是《巴黎圣母院》给我的启示。
孟子说,人人都有恻隐之心,这就是仁,这是人的本心。我们只要求其放心,不失本心,这个世界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所以,愿每个人都记住,善不仅仅是善,它也是美。善即是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