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我们的感动变成了奢侈品

我们的感动变成了奢侈品

作者: 百味萧绕 | 来源:发表于2017-04-10 00:39 被阅读92次

     

我们的感动变成了奢侈品

       不知道什么原因让我们的感动变得越来越昂贵,最终变成了奢侈品。它似乎已经被我们大多数人遗忘在角落里。

       我们这代人多被贴上一个标签:不懂感恩的白眼狼。当然,不懂得感恩的白眼狼并不是全部人,而是大多数人。感恩跟感动有什么联系呢?是因为二者都有一个"感"字吗?那当然是没有那么浅层的联系。可以说,感恩是建立在感动上的,感恩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外界的事情触碰到他们内心的感动才做出的一系列的事。笔者认为,感动是一个心理的状态,而感恩则是心理状态和动作的一个综合体。

        曾经记得看过的一篇文章,大意是你的父母 尚在苟且,你却炫耀诗和远方。文中写了一个家庭的生活环境不好,但是夫妻两人为了孩子还是忍忍牙关,去给自己多加上几份兼职也把孩子送出国外读书,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赚的每一分钱可以说都是用尊严换回来的,而本应在国外好好读书的孩子,却将父母每月寄来的的血汗钱都挥霍在各种名牌上面。当笔锋一转,由国外挥霍那一笔笔辛苦钱的孩子转回到那一对起早贪黑辛苦 工作的父母时,就觉得这简直是活生生的讽刺。

        不少人都埋怨我们这一代没有一颗感恩的心,是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那么这一代的我们为什么会被人说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呢?我想这是因为父母做的一切在他们看来是没有触及到内心深处的,他们没有被感动到。那么既然没有被感动到,有怎么说要去感恩呢?至于没有被感动到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父母一切包办太多,让孩子认为父母为他们做一切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也可能是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拿自己的付出来说事,总想说给孩子听自己付出了那么多,起初孩子或许还是感动的,但最终会因为重复太多次,觉得厌烦唠叨免疫掉了,最终也不再那么容易被感动了。无论原因是出自哪里的,在父母看来,我们这一代比以前他们那一辈要难被感动得多,要我们感动比摘月还难。

       也许是因为现在的我们很难被感动了,所以我们也很难做出一些令别人感动的事了。

       还记得有一天我一个人试图将棉被叠好放在袋子里,但因为被子太大了,袋口有点小,所以看上去有点手忙脚乱。那时,我身边站着几个舍友,他们在聊天,视线也有好几次接触到了我,但还是没有一丝想要来帮忙的念头。后来,宿友A回来了,看到我一只手拿着被子,一只手拿着袋子的样子,没有说一句话,直接走了过来,把我手上的袋子拿去,把袋口撑开,方便我把被子放进去。当时看到她这个行为,说不感动是假的。毕竟还有人能够从细节看出人的窘迫,并且能够没有被人叫去就主动去帮忙,在我这近二十年的生活里,遇到别人主动帮忙的事还真是屈指可数的。

       现在想想,我们被感动和主动感动别人是有必然的联系的。大多数人很少被感动,他们很少会被那份感动影响,因而他们也很少会去把那份感动传递给下一个人。那么被感动是一定先是要我们被动等着那份感动来吗?当然不是!如果每个人都是站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了等着别人的到来,那注定是等不到的。这总有一个人要踏出第一步,敲开第一扇门,那么第二扇第三扇门才会被打开。

      施比受有德,这句话也适合当下感动是奢侈品的我们,我们的感动不应该像是放在空中阁楼上的奢侈品那样触不可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的感动变成了奢侈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id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