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蒙山,见心理

作者: 王明鹏 | 来源:发表于2019-05-02 22:43 被阅读73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到达蒙山顶,山顶看平原,我们平时生活的地方如此渺小,一览无余尽收眼底,然而当我们再次回到山下生活时,可否跳出来,就需要借助对心理的觉察来理解。

    科学心理学对于心理的定义是,“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可以认为这是个体心理学的定义范畴,或者说是基础或普通心理学的范畴。与此对应,社会心理学的心理定义,可以认为“心理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毕竟没有社会就不存在个体心理之说。

    具体到现实中,就需要借助大量事例来增加对心理的解释,从而真的走进心理世界,用心理视角看生活,用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角度看世界,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水平提升。

    山中海拔高,乃至“人间四月芬芳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蒙山上植被很好,除了茂密松树,还可以见到很多开花树木,比如木栈道外的垂丝海棠,红色花咕嘟含苞待放;龟蒙顶上几株火红樱花开的刚刚好,仿佛昨日城里樱花绚烂重现;索道上看见山崖绝壁绿植中,生长着几株不知名红色花儿,分外显眼。

    这些五颜六色,装扮蒙山,增加景色,其中海棠与樱花应该就是后来人工栽植的。可是在心理视野下,这些外在的山花与颜色,不在山中,而在大脑,纯粹是心理现象。因为“心理是脑的机能”,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与此类似的是,悬崖栈道上许多的岩石景点说明,比如“金蟾献宝”“群鳄临渊”“八戒背媳妇”“八戒之心”。

    这些景致,不做提醒说明,估计不会注意,然而一旦被提醒,就自然引起共鸣,这些共鸣不在外面景物,当然来自大脑。

    当然最著名的还是大型山体雕刻出的老寿星像,看到都会赞叹不已,然而假如我们走近雕刻山峰,攀爬到岩石处,看到的就是局部的线条沟壑,不会有老寿星的模样,可见这是大脑知觉的结果,而且发生在一定距离处。距离太近,反而阻碍看清。

    由此启发的是,面对蒙山中无数树木,我是认为需要增加树木的树名标示,这会加深对于蒙山的认识。当我们认识了山中耐寒的树木名字,不为人知的杂花生树,也就从心理得以体验。

    再看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样例子也是很多。

    刚踏上3公里步行栈道,就遇到往回走的两位游客,说是看见对面栈道处有施工现场,明显阻断了栈道,应该是不能通行了。这就是常见的心理思维,也是对于客观现实的头脑反映,这让他们主动回撤。而我们的反映却导致相反的行动,那就是继续前行,因为认为既然没有特别提醒,就说明可以通行,乃至具有底线最差思维,那就是至多通过攀爬自然山坡通过呗。

    实际上,到达那个地方的栈道后,才有提示说明“施工请走临时便道”,这个便道借用自然山体,更加具有味道。可见心理反映现实,却不是现实本身,甚至会因为反映不恰当,失去体验机会。

    说到现实的反映,最明显的体验走透明高空玻璃桥了。透过玻璃桥面下看,峡谷深渊不见底,胆战心惊,有位姑娘在朋友拉扯下,大声喊叫着,蹲在桥面不敢前行。为什么普通不透明桥面我们敢走,一旦桥面透明了就会害怕,还有桥梁栏杆看似不起作用,可以你敢在这个没有栏杆的桥上乃至悬崖栈道行走吗。高处不胜寒,在于心理反映到了这个高处的感受。

    来过龟蒙蒙山不下三四次,然而每次都有不同体会。比如这次游览之后,发现很多是以前没有关注的,包括玉皇顶,山顶索道,拜寿台,山中景点标示牌,还有东天门处“凌云直上”石门楹联,“回目俱见山河小,举头方觉宇宙宽”。这些很多是早就存在的,只是不被注意到,就没有得以反映。

    至于心理是社会建构结果,事例更是比比皆是。

    如同下山时候与人家说的,过去说起大山就是贫穷落后没人来的地方,现在则是风水宝地好风光,这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最直接的社会建构则是比较导致的不同,过去是带着孩子游玩,更多是感慨自然风貌,现在更多关注人文景观,哪怕是遇到的每个人。想到游览三峡时候导游一句话,重庆夜景最漂亮不在于亮化有多好,而是因为山城坡度大高低错落有美感。这就是社会心理学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更文雅的说法是高度决定视野,有位而有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到达蒙山顶,山顶看平原,我们平时生活的地方如此渺小,一览无余尽收眼底,然而当我们再次回到山下生活时,可否跳出来,就需要借助对心理的觉察来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蒙山,见心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po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