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血寻梅》是一部国内不会上映的港片。从开始宣传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在等着看。
所以这个五一的首要任务就是先看《踏血寻梅》。
电影从郭富城饰演的警察的角度,解析一个内地移民少女,因为她觉得孤独很想要死,于是另一个跟她一样孤独的人说要帮她死,然后被肢解凶杀的真实故事。
感觉是一道大餐,看完我却感觉没有吃饱。两个主角毫无存在感,故意在那神神叨叨,从影片的一开始你就会在男女主角身上感觉到非常刻意的细节。
难怪虽然香港金像奖给了包括最佳男、女主角的7座奖项,台湾金马奖却只给了一座最佳男配角。的的确确是除了主角,什么都好。
看电影之前其实有一个小插曲,有个人在微信发朋友圈问谁有《踏血寻梅》的链接,然后另一个人就回了他。我心想也懒得自己找,复制粘贴就开始看吧,头片是香港密密麻麻的楼,字幕写:
我心想这种探讨在繁华都市里晦涩人性的片子,片头用这个字幕还挺有意思的,结果看了五分钟才反应过来这个链接尼玛根本就不是《踏血寻梅》,而是《维多利亚壹号》。但看完《踏血寻梅》之后,却反而一直让我想起《维多利亚壹号》的那个片头。
那个城市那么累,却依旧有人前仆后继的想尽办法定居香港,即使他们生活得一点也不幸福。我理解这种做法,但其实很多人并不理解自己人生,就像有句话说:很多人说去北上广发展,其实他们说的是去北上广打工。
行业顶尖的人说去北上广发展或者更国际化的高度去发展,那是因为他们本来就在那个高度,而太多普通人却以为自己去北上广从底层开始做,就能直接发展到那个高度。
虽然也说得通,不过换个角度想,能混上去的人,其实在哪里都能混得上去。
在大学刚毕业的那个年纪,很多从前住在一起的初中同学都去了外地打工,上海、杭州、深圳……哪哪儿都有,我们不怎么联系但我很想他们。
那个时候我家所在的那个区正好新修道路,那个时候还有私营的中巴车,它们常常为了不堵车,就在我们家周围绕一些我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
那些地方有些是工厂密集的产业区,有些是人烟稀少的野山坡,会看到很多路人淡漠又温和,总是让我恍然觉得我们是不是已经走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突然转个弯却又发现居然就到了离家没有几公里的主干道。
那时候我就想:原来在我们最熟悉的地方,还有那么多我们没有看过的风景,为什么你们都偏偏要去外地呢。
所幸的是他们都很正常地回来了,没有大张旗鼓一副荣归故里的凤凰男,也没有遭受生活所迫开始心理变态的女神经。
我认识一个人,他说那些去外地的,都是混不下去才回来,混得好的都不会回来。我倒不这么觉得,我觉得只有那些混不下去的才会想要去外地,混得好的都觉得没有必要。
《踏血寻梅》的灰暗并不是个例,非常多的人扛着孤独和压抑在陌生的城市生活,为的不过只是不再在原本那个有太多人熟悉他的城市孤独而压抑的生活。
他们以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都可以崭新的重头来过,他们以为到一个好的城市,生活就会变好,其实他们就像那些大多数渡假旅游的人一样,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嗑瓜子。
有诗的人会去远方,不代表去了远方的人都有诗。中国2015年全年出境游人次达1.2亿,居世界之首,也正是因为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底层人士去了国外以后,才爆发出那么多的打着“中国人”这个标签的社会矛盾。
中国式购物、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赏花……全都因为他们用自己内心的苟且在远方与人相处。才渐渐多出这么多不堪的骂名。最后还理直气壮地说是别人歧视了自己。
前段时间也是跟人讨论旅游产品的话题,因为现在工作的原因有了解出国消费的成单价,对方的目标比我实际接触的价格高很多,然后我们就开始争论。
最后他跟我说,你之所以觉得这个价格不可能,是因为你们接触的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高端人群,真正的有钱人即使在三亚消费一次都比你看到的出一次国高。
他们住最好的酒店,吃最好的餐厅,就算是在三亚,他们玩的地方,都是你去不了的地方。我才突然恍然大悟,原来真的有很多风景,即使就在你的身边,也是你看不到的。
也许是我太武断,但我总觉的那种发自内心觉得自己需要到大城市去寻找成就感的,总是有点心理扭曲。要么就是家庭环境不健康,要么就是个人心理不健康。
当然,只是针对大部分社会底层的工薪阶层而言。
只是想再敲醒大家一次,那些高圈层的人说要去更好的高度去发展,那是因为他们本来就在那个高度。不要觉得别人能在远方找到田野,你就也能在远方找到田野。
直接跳入那种难以适应的规则,最后只会被秒成渣渣。
努力最一个更好的人,看更多原本在身边你看不到的风景。如果你的心里只有苟且,就算把全世界都走遍,你也只能看得见苟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