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焦虑的时代,学习都已经被做成了服务。
这些丰富得像菜市场一样的学习服务,又有多少是真正有用的呢?
— 1 —
“轰趴式”学习
轰趴是什么?就是一群人找一个好地方,约定一段时间,一起狂欢享乐。
市面上很多学习服务就是这个调性,诸如3天体验课、5天训练营之类的,把一群人召集到一个群里,开始短暂而“愉快”的学习之旅。
并不是说它们不好,相反,运营者往往会绞尽脑汁精心打造这个短期课程,势必要让这些参与者意犹未尽,感觉不付费参加下一阶段的“轰趴”就难受得呼吸急促。
“名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奥秘”;
练习任务简单易执行;
助教们花式打鸡血加给力反馈;
……
一切安排的目的,就是让学员体会到玩游戏般欲罢不能的感觉。
短期课程里所呈现的都是极其充满希望的一面,会让人觉得:只要继续参与,一个茁壮成长的自己便指日可待!
想想这局面,简直令人激动得直喘粗气!不加入不行!
但是,大多数完整参与过这样的学习服务的人,最终都会感觉:学了好像没什么用。
这是学习模式的问题,不是服务能力的问题。
因为这种服务的提供者从一开始就只筹划短期,而学习必然是长期持续行动。
有的糟糕企业在完成第一阶段“诱敌深入”后,扔下一堆PPT、录播视频就走了。
而有的良心企业则是精心做了一个美味的蛋糕,切了一小块给你免费品尝作为见面礼,邀你进入第二阶段后,美味分毫不减。
然而,即使如此精心打造,也并不对学习效果起决定性作用。
在那短暂得像抽完一根烟的学习时光里,我们无论学到了什么,终究要回到日常生活。
在那漫长得像等待种子长成大树的日常生活里,没有了“名师”带路、没有了助教激励、没有了短期目标、没有了学习氛围,更没有真实待解决的问题,什么技巧都只能慢慢忘掉。
无论怎么苦心设计与经营,无论当时如何兴趣盎然,无论“第二阶段”学习时长被延长到几十天,轰趴就是轰趴,短暂的热闹一过,什么都不会留下。
要想学有所成,别说三分钟热度,三十天热度都不行。
当然,也不是说这种学习方式绝对没有学成者,总会有极少数人可以坚持不断践行取得成效,而运营者也需要这样的优秀学员案例进行宣传,两者可谓相辅相成。
因此,即使是这种“轰趴式”的学习模式,也不缺真实的优秀榜样。
但,这只是概率问题,而不是学习模式真的有效果。
在大量基数下,有那么一些自我驱动力强的学习者,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 2 —
“家文化”式学习
还有另一种学习服务形式:按年收费,学习的核心内容一以贯之,学习模式较为固定,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形式也不会有什么开天辟地的突破,主要也是老师讲课,学生练习。
你到这些学习群里,每天都能看到大家把践行打卡、感悟心得之类的内容发到群里。
不管你什么时候来这里都是这个样子的,或许过几年后你再到这里看,还是没什么大的变化。
这就像家的生活一样,平平淡淡,没有波澜。
“家”的成员每天所做的,就是按照节奏和计划去做自己的事。
家的一大作用,不就是潜移默化,直至形成不可磨灭的特性吗?
所以,“家文化”式的学习,有一点值得深究,就是家庭成员们有没有获得改变?以及获得了什么样的改变?
当然,另一个事实是:“家文化”式学习也是随“知识付费”新浪潮而发展兴起的,没有哪一个“家”迎来了成员们普遍获得积极改变的光辉时刻,还得继续等待,以观后效。
不仅如此,还有更关键的一点:谁也不知道这些“家”能坚持多久。
然而,“家”也许会消失,但是“家”的成员受到的影响不会消失。
“家文化”式的学习不仅仅止步于营造一个线上学习氛围,而是更进一步,引导成员形成充分融入其真实生活的学习习惯,甚至践行惯性。
说白了,就是大量培养自我驱动型学习者。
所以,当有一天“家”消失了,成员们依然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持续做有意义的事。
老师的作用,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奠定基调、给予引导和提醒、加持信心。剩下的,就是成员们自己的行动。
所谓的奠定基调,就是确定发展路径。
于是,不同的“家”的成员,成长的类型也迥然不同。
有的“家”专注于培养“分析师“,带领成员以各类思维模型拆解各种问题。
有的“家”专注于培养“博学者”,通过广泛的阅读开拓成员的视野和见识。
有的“家”专注于培养“写作者”,督促成员不断积累素材、紧跟热点,写出受人欢迎的文章。
有的“家”专注于培养“投资人”,带领成员闯荡金融世界,寻找机会。
……
投资是有不同流派的,我加入的是一个培养“定投投资人”的社群,致力于提升成员财富积累的认知和素养,相当于成长界的犹太家族。
来日方长,静待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