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视着镜中的自己,那脸孔,令我感到恐惧”——这是我第一次在学校高年级的排练房里看到的一句歌词,它就贴在进门的墙面上,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大大的标题《镜子中》——扭曲的机器。
那时候我刚上高一,学习一直很差的我以声乐特长生的名额,进入了全市最好的高中就读。可能自己也一直不是块学习的料。打架,搞对象,抽烟,整老师,和这个全市重点高中的特质格格不入。一次课间在厕所抽烟,听到楼上动次打次的声音。出于好奇,灭掉手上的烟,寻着鼓声上了楼,走到楼上的一间办公室门口停了下来。“这是什么音乐,这么屌!” 心里想着,便悄悄的推开了门,4个穿着校服的高年级学生,3个拿着看起来都像吉他一样的乐器,一个打着看起来破的不能再破的鼓,墙上贴着他们正在练的歌,上面写着《镜子中》—— 扭曲的机器。从那次以后,经常跟他们聊天,一起唱歌,才知道,他们3个看起来都像吉他一样的乐器中,有一个是Bass,哥们玩的是摇滚乐。那时候对于每天迷恋周杰伦,抄歌词的我绝对是特别大的冲击,居然有音乐可以把歌词写得这么直接,电吉他的旋律和solo让人头皮发麻,Bass的音色低沉有力,当时觉得这一切简直太TM酷了!于是,我央求我妈给我买了人生第一把乐器,电贝司(bass在乐队中的门槛相对较低),加入了学校的乐队。慢慢的,从国内的摇滚乐,魔岩三杰、唐朝、崔健、扭机、脑浊、新裤子...... 到国外的摇滚乐 Elvis、Jimi Hendrix、Bob Marley、Sex Pistols、Nirvana、Oasis....... 也从布鲁斯、雷鬼、金属、朋克,到后朋克、垃圾摇滚、英伦、新金属、后摇,在脑海里一点点梳理并形成了摇滚乐的整个发展脉络。之后不管是在高中,还是大学、工作、还是婚后生活,我的一切好像都跟摇滚乐息息相关,包括我的老婆也是当时大学乐队的键盘,我们一起玩乐队,一起天南海北看音乐节,那时候的日子真的是 “赛过活神仙”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摇滚乐就意味着愤怒、反叛、特立独行。摇滚乐总是伴随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出现,并且光芒万丈。不管国内还是国外,当所有人都穿着一样的衣服,吃着一样的食物,听着一样的音乐,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我们总是感觉缺少一股支撑自己的勇气去直抒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时候,崔健出现了。当西方世界只有交响乐/古典音乐供上层人士消遣的时候,猫王出现了。所以在我心里,摇滚乐代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更像是人们在处于艰难困苦,在面对复杂社会的浮躁与黑暗,心底里本能反应出来的一点单纯跟倔强。摇滚老炮侯牧人,张楚的老大哥,60岁患上脑梗,对于曾经那样铁血硬汉的摇滚愤青,说不了话,基本的加减法都不会计算,一开始自己都觉得自己像个傻X一样。对,他就要像傻X一样活着,心里头那股倔强跟摇滚心气一直支撑着他,每天坚持锻炼,弹琴,直到康复。对于真正喜欢或是玩过摇滚乐的人来说,那股子劲会更强烈,更难以屈服。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每天被各种浮躁的内容和信息轰炸着,哪个明星抽烟上了头条,哪个直播平台又给你提供了新的消遣方式,哪个互联网巨头又斩获上亿资本。有钱的,把钱给了骗子买学位。没钱的,每天吃着满28减15的外卖,分期买个iPhoneXs,内心才算有了融入这个社会的安全感。大家听着一样的抖音神曲,穿着一样的格子衬衫;在拥挤的CBD食堂里,吃饭的速度比上厕所的速度快(因为旁边总有人盯着你的位子等你吃完),在高速上涨的房价面前,无奈的四处借钱只为能给老婆孩子提供一个安稳且相对体面的生活;在老家的父母生病住院时,你游走在精神与经济崩溃的边缘。没错,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也是我的生活。只有在晚上哄孩子睡下,一个人在卫生间里带起耳机,听着熟悉的旋律响起的时候,抹把泪,喊一句 “TMD”。
摇滚乐现在已然变成慰藉情绪的一种方式,虽然不会再有机会真正“玩”起来,但它更像是我的信仰。我的生活方式,我的人生态度,我也在努力与现状抗争着,可能什么都改变不了,但起码内心会保留那一份单纯跟倔强。
“注视着镜中的自己,那脸孔,令我感到恐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