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偶然向我提起白门楼,这一下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啊,一晃离开白门楼也有几十年了吧,什么时候能够再回去走一走看一看呢?它一定不再是旧时的模样。
白门楼是一个小的湾子,它名字的由来现在已无从考证,算起来它大约也不算小,有着一两百户人家呢!它像是一颗明珠镶嵌在农场西北之一隅,三面环小山包,一面傍湖,湖光山色,风景旖旎。印象中,湾子里有许多老式的建筑,由于地处江南,雨水多,大部分房子都盖着布瓦,层层叠叠,一片连着一片,蓝天映衬之下,一片黛青色。大多数房子的屋檐勾心斗角,上端矗立起一面排墙,白花花的墙面直晃人的眼睛,很有点明清建筑的风格。
从村口进去,那儿有一处水泥稻场,稻场前面的泥土地上有一溜儿的稻草垛,那些干瘪的稻草是牛儿越冬的好饲料。稻场的后边有一长排平房,那是生产队里的仓库。空阔的稻场上有时能见到一两个笨重的石磙。每当村里放电影的日子,晚上小稻场上就成了欢乐的海洋。用两根竹竿挑起的洁白的幕布悬挂在稻场前面,稻场上乌泱泱围满了人,那场面比过节还要热闹。
村口有一片梨子园,每当梨子成熟的季节,果园里便飘荡着一股诱人的清香。湾子里的人家大多都种有果树,什么橘子呀,李子呀,桃子呀,柿子呀,枣子呀,应有尽有,不一而足。湾子里有一所小学,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来这儿读书,小时候关于水果的记忆大多跟白门楼有关。有同学从家里拿来几颗李子或是一两个毛茸茸的桃子,那都是我们难得的美味。
湾子里民风淳朴,时常可以看见拄着拐棍儿瘦脚伶仃的老太太,她们的头上挽着圆形的发髻,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须发白的老头儿伛偻着腰身,鼻梁上架着的一副眼镜显出老者读书人的身份,满嘴之乎者也,颇有几分学究气。湾子里的人家大多姓明,人们根据辈分取名,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一些人丁兴旺的人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三汊湖是湾子里的母亲湖。清晨,湖面上升起袅娜的水气,那些浣衣的妇女就齐刷刷地出现在湖边的那一排青石板上,棒槌的捣衣声此起彼伏,伴着女人的欢笑声,打破了湾子里一天的宁静。人们在湖里淘米洗菜,引得一些餐条鱼儿在水边游弋嬉戏。赤日炎炎的夏季,孩子们跳进湖里洗澡,洗去身上的汗泥和夏天的溽热。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许多年不见,白门楼里还有着怎样的风景呢?那个满身雪白皮肤、眯缝着眼睛的白头兵如今还好么?我儿时的玩伴、亲爱的同学们还有几位仍留在湾子里呢?我的一众可敬的恩师们身体也都还好么?人生如白驹过隙,三十年弹指一挥间,这里有着我满满的儿时的记忆,多少次梦回故里,多少次魂牵梦绕,什么时候再去看一眼我的白门楼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