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的沃沃从老家回来了,在长达23天没见面的时间里,所有的思念都变成亲吻和拥抱,那些她没那么喜爱的事情(比如弹钢琴),也变得有趣起来,蒙上一层浪漫色彩的面纱。
昨天我还在和先生讨论,她的这股新鲜劲什么时候过去,我们无奖竞猜的答案是,3天。没想到,今天新鲜劲就过去了。
于是,在今天钢琴的练习中,她被挫败感击中,哭了起来。
姥姥姥爷当然心疼,立刻在旁边鼓励,你没问题的,加油,再来一遍就好了。可是完全没用,我也知道完全没用。因为从他们的话中,我看到了曾经自己的影子。
以前,当沃沃遇到挫败,哭泣的时候,我会第一时间鼓励她。但通常情况下,她都没有立刻从情绪中走出来,反而越来越沉闷。她的沉闷使我会觉得很焦躁、很郁闷,加重我的情绪,于是我们彼此的情绪就形成了负的气场。两个人就陷在情绪中越来越郁闷。
但是今天,我竟然有一种跳脱的感觉,我的两个灵魂似乎出了我的身体,一个在我们的头顶上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另一个却钻到了沃沃的心里。
在沃沃心里的我的灵魂告诉我,她心里很难过,很挫败。我特别能理解她的那种感受,她明明期待着最后一遍的练习可以没有一点错误,圆满地结束练习,然后去看动画片,可是却不知怎么又出现了错误。她认为自己永远都做不好,即使已经很努力了,还是做不好。
我特别能够理解她的挫败感,我不再急于鼓励她,使她走出情绪,而是轻轻地把她抱在怀中,和她说,没关系,妈妈都懂、都知道。
在头顶上的那个灵魂告诉我,现在沃沃已经好多了,可以把注意力投放在该如何解决问题上。于是我问,你可以告诉妈妈,到底哪些地方出了问题吗?哪里出错了呢?
她很快点头说,我知道的,并且把那些地方指给我看。我说,不然我们把这些错的地方当成敌人,让我们恶狠狠的看着它们,一边看一边在心里默默弹一下,并且大声说,哼!我不相信打不败你们!我一定会战胜你们的!
她听了,觉得特别有趣(毕竟她才六岁),就果真做出了恶狠狠的表情,对那几个出错的地方使劲儿盯着,并且手也在比着该如何弹。盯了一会儿,感觉心里的恶气似乎出去了,就和我说,妈妈,我准备好了。
果不其然,这一遍她很顺利的都弹通了,一点错误都没有。
02
这件事情使我思考,为什么过去遇到同样的事,我总会陷入情绪中,而现在我很快就解决了呢?
过去,我总是希望沃沃可以立刻从情绪中走出来,原因是,晚上练习钢琴的时间很少,我不希望她的时间都用来内耗了。
这里,其实就犯了目标手段化的错误。让沃沃练琴的目的,是希望她的弹琴技能有所提升。在设立目标时,我通常会设置成完全不出错的弹五遍曲子。完全不出错地弹五遍曲子,其实是一种手段。为了达成五遍,我不顾及沃沃的心态,生推硬拽地强迫她完成,效果当然不好。那一定要五遍吗?如果她在挫败感中弹对五遍,真的会提升技能吗?即使提升了技能,从长的时间线上来看,似乎是短期利益陷阱。
我的期待(使沃沃瞬间从情绪中走出来)常常不能达成,因为我的期待和现实是矛盾的,在陷入挫败感时,沃沃几乎不可能一经打气,就立刻好转。换位思考,当我陷入很深的挫败感的时候,不可能通过别人的几句鼓励,就可以瞬间振作起来。
那究竟是什么使我在挫败感中重新燃起斗志呢?
通常情况下,是新的解决办法。比如,定了一个目标,把目标分解成任务,形成了通往目标的路径1,沿着路径1走啊走啊,突然发现跟自己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越走越远了,永远都走不到目标点,这个时候挫败感就出现了。如果此时通过反思复盘,发现另外一条通向目标点的路径2,且又省力又高效,我的挫败感就会消失掉。
同理,面对沃沃的挫败感,我没有给她提供任何解决方法,只是空洞无物地鼓励,说,加油,妈妈相信你一定行的,其实对解脱她的挫败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相反,在共情她的同时,给她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就能使她更好地达成目标。
03
永澄老师在永澄说成长里,讲到了期待的意义。
意义的本质是信念,信念系统包括信念、价值和原则。
而信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驱力。每个人都渴望获得做事的内驱力,而获取内驱力是有套路的,有以下四种套路:
第一,要想表面意义及直接可以获取的成果。
第二,思考核心成果或者终极价值观。
第三,思考影响力,想想谁会从中受益。
第四,从价值到身份,想想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对你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我今天和沃沃的互动,其实就属于第一种套路,帮助她找到直接可以获取的成果--顺利不出错地完成练习,可以看动画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此过程中,注意要找到消极行动背后的积极意义。比如,沃沃可能会觉得,是妈妈让我弹琴,这个就是消极行动,比较没有内驱力。积极意义是,希望可以一点不错的弹完,这样就可以看动画片和做其他我喜欢做的事情了。
第一个套路所带来的内驱力可能是短暂的,但是对年纪小的人,比如沃沃这样的小朋友,比后面三种套路要有效得多。
毕竟,有效果比有道理要重要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