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
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
2.俗眼多翳(yì),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
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改变命运的第一步,就是先把自己的过失改正过来。
3.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
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
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4.第二,要发畏心。
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不惟是也。
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不惟是也。
5.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幽闭了一千年的黑暗山谷,只要有灯光照进来,就一下子除掉了千年的黑暗。
6.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
*改过要趁早,觉悟要趁早;一旦觉悟,就一定一刻都不能懈怠,一念都不能放纵。
7.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
8.第三,须发勇心。
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
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
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
无丝毫疑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9.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10.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如前日杀生,今戒不杀;前日怒詈(lì),今戒不怒;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
强制于外,其难百倍,且病根终在,东灭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
一行精华:
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改过之要机:发耻心;发畏心;发勇心。
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
触动,反思,改变:
改过之要机在于发三种心:
发耻心,是以自己的过恶为耻,是自己不愿放过自己的过恶,不希望自己停留在舒适圈中蹉跎时光。
发畏心,是敬畏万事万物正常运转的规律和规则,是相信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是知道外在神秘力量不会放过自己的过恶,也是“知止定静安虑得”中“知止”的根源。
发勇心,是在耻心和畏心的前提下,由内到外都不放过自己的过恶,但真正行动之前,还需要推一把的动力和勇气。
因为“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想要“求则得之”,就需要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勇气。只有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才能真的启动持续反思和改过的进程。
“一灯照除千年之暗”,一朝顿悟往日之非,人生有无数个当下,只要愿意,随时可以重启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