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南宋)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辛弃疾的诗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南宋抗金)
苏轼(北宋):年少成名,师从欧阳修,反对王安石变法,从而遭到变法派的排挤和打压。
https://www.sohu.com/a/479577861_121124719
《苏东坡:出世和入世,谁说只能二选一》
终其一生,在积极入世的同时,苏轼其实还是一个对官场与功名利禄毫不留恋的心灵隐者。
这份心灵上的归隐情结,体现为身在仕途时,旁人都在盘算怎么升官发财,只有他心心念念如何尽早实现济世理想,然后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这也正是苏轼对功名利禄之态度:
金钱也好,官职也罢,都只是暂借它们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在精神、心灵层面,则绝不能沉溺于这些“物”。
如此,大家的疑惑也就不辩自明了:
因志不在功名利禄,所以苏轼能做到身在官场,而心灵归隐。并不辞官还乡,是因尚需借助“在朝为官”这一形式,实现自己“有益于世”的人生志向。
正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是也。
本就视富贵利禄如浮云,又何惧得失!
一个从前安坐翰林院的待诏学士、尊崇无以复加的帝王师,到如今海岛流放、栖身不避风雨之茅草屋的待罪犯官,这一番人生境遇的差别,不啻云泥,而苏轼却始终能处之泰然,以极大的热忱投入生活,不正是靠着心灵归隐的力量吗?
自己的人生本就不以仕宦为目的,贬谪即做隐居处之,又有何难!
“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总之,苏轼是不论身居高位,还是贬谪穷乡,他始终能以出世的态度安顿自我的精神世界,随缘任运,葆有快乐生活的能力;同时又以入世的态度积极有为于人间,力求让这个世界变得好一点,再好一点。
【自我笔记:苏轼深受儒家教育的影响,积极出世,以便“有益于世”,但是其本性又视功名利禄为浮云,在朝廷为官只是为实现济世理想、造福百姓的一种手段,做官之初便想着功成名退,其人生本就不以仕宦为目的,即使贬谪也可当作隐居处之,所以总是能以出世的态度安顿好自己的精神世界,泰然处之,豁达乐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