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老子的心事》第十一章后,对我深有启发,反省自己,对治自己不够容人的毛病,做一个豁达的、有包容心的人。因为没有达到那种境界,但向往这种境界,所以需要读书学习并实践运用,做到知行合一。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还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的理解是,君子总有一种整体的和谐的观念,不去苛刻的要求他人,内心真正能容纳接受不同,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君子的本性,因为没有成见和私心,因为“无”,没有那么多概念和成见的垃圾,从而君子自然拥有包容心和博大的胸怀,这些都体现在他们看待事物的观念和为人处世的言行中。
生活中,难免遇到意见不同的,而产生一种对抗情绪。大多数人都喜欢被认同,遇到不认同的人,也会有一种逃避心理。这很正常,动物的天性是趋利避害,人也难免。但是人可以超越自己的动物性,有不同的选择。
东方哲学是知行合一的。那些逆缘,逆境,也是成全自己的人和事,他们也是检验我们是否真的能将真理运用于于生命中,真理正是在那些冲突或者不好的境遇中,检验是不是真的有坚守。那些磨难也是在成全我们。
并不是遇到所有人都喜欢你认同你,这时候内心会一次次波涛起伏吗?要让那些情绪的垃圾吞噬自己清明的觉知吗?起心动念之间的改变,能一点一点成全自己,“顺则凡,逆则仙。”
如果只是道理上明白,但就是做不到,就不能真正的改变自己的生命。对治自己的习气,不要跟别人过不去,要改变自己,跟自己那些成见和私心过不去,让自己融入一种博大。他人的不认同,或许是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批评或者责备之类的,也是一种激励,试着不要因为情绪激起自己的对抗的情绪,至少不要一味对抗,知道那样并没有什么用,虽然确实很难做到。但仔细想想,我也不需要获得称赞来证明自己,那么为什么不能全然的接受和容纳所有不同呢?虚心接受。
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太难得,要珍惜。但是,在一个没有知音的群体中,还能做到自在吗?“安禅不需佳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也许在不同环境中,还能安住,是真的得道的人才能做到。
能容人是活在一种境界,而大多数人都只喜欢听顺耳的话,对不同的声音排斥的态度,内心容易有一种消极的对抗的情绪。像朱德那样的“肚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真是了不起。
有一种不好的文人相轻的现象。说明人虽然有丰富的知识,但不一定有真正的学养。如果没有智慧的知行合一的境界,也改变不了生命的状态。敢于对治内心的污垢,改变自己,接受他人意见,而不是文过饰非,觉得别人不对,自己高明。即使是失实的评价,也无需去争辩什么。可以成全自己做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今天早上讲课雪师说,“面对、接受、看破、改变、放下”。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是需要这样的一个过程。自己一点浅薄的理解:首先,遇到事情,正面面对,无论好坏接受它,然后,看破它,什么事都符合道的规律,明白这种规律。这件事对自己有什么启发,自己当下需要做什么改变。最后,积极有为,做自己该做的之后,还要不计较结果,放下,不执着,守无为之心。像《猎原》中的孟八爷那样,做好自己该做了,结果成不成,都哈哈一笑,豁达敞亮,心里没有那么些计较和概念的垃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