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483402/21a98c67d8755008.jpg)
文/琥珀梧桐
今天是九月的第一天,早起的打卡语是--------你在经历变化,也在创造变化。在打卡上面顺便为自己求了九月签,居然是“治愈”,上面写着-------不用怕、不用愁,十年后,所有事故,都只是故事。
01
刚刚结束的八月,应该是今年以来最黑暗的八月,可能也是我人生为数不多的黑暗岁月之一。回首那段日子,浑浑噩噩,痛彻心扉。直到我偶然听到一句话-------“生死之外,都是小事。”瞬间觉得,这些事和生死比起来,的确渺小。虽然事情到现在依然没有解决,但心里已没有当初之痛。
回首当初,一蹶不振的我每天一边跑步,一边听鸡血演讲,希望通过这个方式给自己一些能量。也许很多人不屑于这样的方式,但打鸡血于我而言,还是有些作用的。语言的力量、文字的力量真的是不容小觑。
也正是因为八月突发事情的发生,当时的我迫切需要通过一种方式来倾诉,也才有了后来进入简书。每个人进入到这里,都有一个触发点,或喜或悲。我当时给自己的简书文集命名为--------写我所想,想我所写,后来才知道还有个更好听的说法-------我手写我心。我不喜欢追热点,不会写各种高大上的文体、题材,不会去迎合社会的各种需求,只是单纯的写我身边发生的那些小事情,写我的所感所悟,在某种层面上,这应该完全属于“自嗨”型。
02
从黑暗八月写文至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有收获吗?
答案是肯定的,有。
这倒不是被某位编辑或者有心人发现,从此走上一条康庄大道(因为我无比深切的知道自己的水准,至少现在是离那些大咖们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而是因为写文,让我走出了那段抑郁的时光,是的,我把自己治愈了。
03
那次听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演讲,让我感触很深。林清玄的童年是极其贫苦的,他在年少时就确定了自己未来要当作家的梦想,并为之不断努力。
他最开始写作时,他的母亲便问他,“你写作的故事是痛苦的多一点,还是快乐的多一点?”
林清玄说,“痛苦的多一点。”
母亲说,“那你以后还是多写快乐的吧,和我们一样生活的人们,已经如此疾苦了,再看你这痛苦的文章,不是更疾苦吗?”
听完母亲的话,林清玄恍然大悟,深深的钦佩母亲的智慧,遂以后便不再写那些人间疾苦的文字。
是呀,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这个世界怎么可能没有一点人间疾苦,没有谁的生活是容易的,你所看到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样子。你总是觉得自己有多悲哀,别人有多幸福,殊不知,还有很多人正羡慕着你的幸福。幸福总在别人眼中。
04
我不断的思考,我写文的目的,完全是写给自己看的吗?
虽然最初是这样的,但治愈了我自己之后呢?
我的文能给予别人什么,别人又能从我这获得什么?
直到通过我自己的例子和林清玄的故事,我才无比确定,我希望我的文字是温暖且有力量的,希望能让看到的人有所获,但凡别人能从我这有一丁点收获,我都是满足的。
虽然我的文采平平,但我依旧想坚持。虽然这份坚持带来的可能只是龟速的进步,甚至连龟速都称不上,但我深信不疑,经年累月之后,总归是会发生一些变化。正如今天的打卡语--------你在经历变化,也在创造变化。
最后我想把我的九月签,送给看到此文的每一位,不管你曾经历了什么,不用怕、不用愁,十年后,所有事故,都只是故事,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