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3.21癸卯年 二月三十 星期二
备注:Day494
阅读时长:35分钟
书名:度阴山讲《菜根谭》之《人生的真谛:差不多就行了》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度阴山
原文:车争险道,马骋先鞭,到败处未免噬脐;栗喜堆山,金夸过斗,临行时还是空手。
译文:如果车辆在通过险路时还要争抢,骏马在飞驰时还要鞭打,等到人仰马翻时就后悔莫及了;粮食越多越好,堆成山才喜欢,夸耀自己有钱时黄金用斗量,可是人到死时还是两手空空,什么也带不走。
内容:如果有一句话可以指导人生,那这句话应该是:差不多就行了。
问题就在这里,这个“差不多”到底是多少。人人如同恶狼一样争抢金银财宝时,都觉得还差一点儿。这个“一点儿”永远没有尽头,一定要说有,那可能就是死亡。
“差不多”这三个字,只有超级聪慧的人才能看透,其他人永远看到的是“差一点儿”。也许“差不多”的真意正是“不差那一点儿”吧。
启示:“适可而止”的适,“点到为止”的点,“悬崖勒马”的悬崖,都在告诉人们不可超越这个限度,一旦逾越可能就会引发相反的效果。可老祖宗没明说这个度的极限在哪里。
于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谨小慎微,或者满不在乎,或者信马由缰,最终的结果可能因人而迥异,但每个经历过的人都能从中多少习得一些经验用以指导往后的生活。
总觉得“差一点儿”的人总想不断地拓展自己能力的边界,总在向往更高更快更强。在有事与愿违、不尽人意的时刻也许会对自己更加苛刻。
总觉得“差不多就行了”的人遇事不为难自己,反而也能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做到最好,也会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便提高认识,掌握更多信息。
如果工作有标准也有流程,那么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去完成工作就是“差不多”;若有更好的想法,也要按照这些标准、流程先做了,然后再讨论再改进。
如果处理一件事情没有标准更无流程,那么就要动用自己的格局、认知、知识架构和综合能力来处理了,结果大概率是差一点儿。但是,不完美的结果也在告诉人们下次提升的空间在哪里。
航空公司的司乘人员在上岗前都会参加培训,其中打开舱门的操作流程总是必须有两个人来进行,而且是一个人读操作手册一个人按照提示执行操作。
可能会有人说,如此机械,有必要吗?真的有必要。
因为人的大脑不总是受理性控制的,一些看似简单且重复上千遍的动作里包含了大量经过论证的智慧。
手术台上无影灯下的医护们,他们的每一步操作也是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在进行,哪怕这些流程早已烂熟于心,也要按照流程进行手术全程。
这些必须要进行的步骤必须完成,一个都不能差。
但除此之外的很多事情就没有必要为难自己了。
我有个朋友,独生子,家境优渥,工作稳定。虽脾气挺大,但胜在知足。他的座右铭就是:我从不为难自己。
不为难自己就是放过自己,知道自己尚有局限性,不与任何事任何人死磕。这是正常人。
为难别人则是道德绑架,自己做不到还光想让别人去做,自己好从中获利。这是神经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