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让我过早的品尝孤独的滋味。
但却不自知。
而当我,清楚的认知到这一点时,孤独已然成为我生命的常态。
一种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延续下来的习惯。
并且,在无知无觉里,被迫一个人挨过了这种生命习惯状态起初,也还是会,泛起的不适感。
可是由于,习惯成自然,起初那点不适感,渐渐也就淡化。
由于在时间上的累积,人,甚至可以合理化。
戒掉了,情感依赖。
也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让你可依赖。
被迫选择了孤独。
在你的认知,还不是能够清晰界定这一切时,你就处于那种生命状态。尽管,当你通过学习,能够正名这些时,你依然保持那种状态。
可,不明所以的感知,和清晰明了界定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前者让你处于一种混沌的真实中,像溺水,抓不到任何可以让自己安稳的坚固漂浮物。
后者,会让你有“死得其所”的安定,会给这种悬而未定的状态,一个可以让自己平息的理由。
仿佛这样,就能减少心灵,焦虑不安的压力和恐慌。
常听那句“哪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害怕失望罢了。”
从起初,我们一定也曾向这个世界投以热情期待。
但当你的存在,微不足道,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时,你发现,选择孤独,比忽略,冷落,和与天性里的怯懦胆小自卑反抗,自在的多。
一不小心,便忘记,自己成了孤独的常驻客。
孤独也成了自己生活的常驻客。
甚至发现,我们在这种长期的厮磨中产生依赖。
直到发现,紧密到,人群的热闹,夹塞不进来。
人对孤独的体验,分两派。
逃避面对派,和合理美化亲近派。
孤独和死亡,有点接近。是人对生命,执着依恋热爱,不愿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一种对丧失的无奈遗憾悲凉凄苦。
孤独是对情感依赖的“死亡”。而死亡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身体的彻底消失。
不要极端美化孤独,也不要抗拒排斥孤独,在孤独中可以与自己相遇。走出孤独,可以试着与另一个不同生命个体相遇。
孤独,可以成为抵御外界嘈杂纷乱的壁垒,但绝不能成为身体精神的禁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