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抵压信用贷款的利率很高,国家规定贷款法律保护的上限是24%,但是作为小额贷款业务,不超过24%的贷款利率,利润也很可观。
1.X公司免抵押借钱给个人约 15%。
2. X公司以非保本理财产品以 6%卖给大众。
3. 卖理财产品的钱又可以进行贷款。如此往复空手套白狼。风险由社会承担,利润由X公司获得。
这样无本的好买卖,只能是由国家专营,因为国家出于统治稳定的考虑必定要保证或防止大量个人的破产。同时限制这种转嫁风险的大公司。
但是谁会去借这15%高息的贷款,借钱出来干什么? 这是我要深入讨论的问题。光从劳动生产率来说,你借的钱要产生成15%以上的收益,借钱才是正收益。我无法判定每个人的收益率,但是可以假定一个收益率-国家GDP增长率 3%-5%,这可以间接表示这个国家平均财富的增长。对于的大数人财富增长跑盈GDP就很优秀了。对于无资产抵压的次级贷款人,跑赢15%的收益率,简直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借钱做什么? 如果是生病救急,无人能借钱,这个的借款,是可以理解。就算还不上,也是可以救助的,因为它保证的社会生产最基本的力量,人的性命,这是无价的,也是符合主流社会价值观的。
如果仅仅是提前买一款手机,或是 非生活必需品,这个的借款是有问题。 它仅仅是表面繁荣商品市场,实际上是寅吃卯粮,一旦借款额超过了个人生产的收益,轻则个人个破产,重则破坏生产力,丢掉性命,因为借钱还账,是社会运行的基本法则,如果可以借钱不还,社会就乱掉了,社会一定会惩罚借钱不还的人。这种结果就是被放大了的个人欲望控制的结果。
这个社会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凡事都要讲究效率,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同样,要从生产力配置的要素去分析考量。然后对于没有抵压的次级贷款人来说,在社会竞争中就是处于低效率-也就是收益率较低,他们只以有小概率的机会遇见由于缺乏资金要素而制约生产效率的机会,因此大多数人沦为成为商业收割的对象,可怜又可悲。
老祖宗的话,量入为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良言。但是在这个物欲的世界,多少人能认清自已,把握住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