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总是会有许许多多的亲朋好友会问你考的怎么样?准备去哪个大学读书等等之类的问题,当然,他们并不是真的关心你,他们只是为了随便找一个话题,用来消磨无聊的日子罢了,或者是要向你炫耀他家的孩子了。
如果你不相信的话,你就告诉他们说你上学的学费还没有着落,找他们借个几万块钱试试,他们便又要向你哭穷了,然后又向你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语,好让你知道,他们并不是不想帮你,而是他们确实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为难。
人情向来如此,早早就明白这个道理的我,向来就反感这样的寒暄。但是没有办法,生活这个狗娘养的婊子,总是会把你所讨厌的一切,一件又一件地摆在你的面前,好让你明白,你与这个社会是多么的格格不入。
关于成绩的事,我早已心知肚明,所谓的大学生涯,只不过是一颗甜蜜的幻想的种子,盛开在无端的梦境,醒来了,就要学会面对现实。未来,我不知道该怎么走,但我知道一条崎岖的道路已在我的脚下铺展开来,哪怕是磕磕绊绊,我也得努力的走下去。
怀着对眼前的迷茫,怀着对外界的憧憬,身上装着五百块钱,我和我的高中同学余晓坐上了通往银城的班车,第一次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
当我们要选择一个陌生的地方时,我们总是习惯奔向有熟人的地方,或许是害怕孤独,或许是我们还太过弱小,想要获取些许的帮助。
在通往银城的将近六个小时的车程里,阿勋的歌声一直在手机里无限的单曲循环,低沉沙哑的声音和那纯朴干净的歌词,像极了我此刻的心情。
我来到你的城
哪管未来与前程
想象再见你笑容
如沐春风
你是不是会想我
在我想你的夜晚
独自倚栏
把每一个温馨场面
一一数遍
陌生的城市啊
有你走过的地方
就不算太孤单
幻想你会陪我
把你走过的地方
再走一遍
说着你的从前
让所有心愿一一去实现
而爱情
永不改变
……
伴随着阿勋的这首《我来到你的城市》,我终于来到了银城,那座有着莫小悠的银城。
下车后,怀着迫切的希望,我打电话给莫小悠说:“我到银城了,你在哪呢?我去找你。”
她说:“我在家里呢,你真到银城了?”
“是,我骗你干嘛?”
“真是的,你咋不早说。”
“我想给你个惊喜。”这句话我没有说。
莫小悠接着又说:“我家离车站还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呢,你要是早告诉我的话,我还能去接你,现在我赶过去都来不及了。”
“我不知道,你又没有告诉过我。”
“真是的,我也是服了你了。”顿了一下,她接着又说:“你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吧,改天我去找你吧。”
“没事,你忙你的,等我安顿下来了给你打电话。”那一刻我才明白,外面的世界原来要比我想象中的大的多,哪怕是身处同一个城市中的两个人,也不是想见就可以见到。
我不知道莫小悠说的改天是哪一天,但我知道我必须得尽快在这座城市里安顿下来,如果不想饿死的话。
挂掉莫小悠的电话,已是下午五点多了,我和余晓在附近找了个餐厅随便吃了点东西,天也就不早了。
第二天,我决定和余晓投奔在工地打工的我的同乡伙伴李军,一是因为我们在这陌生城市的选择本来就少,二是因为建筑行业来钱快,毕竟那还是个没有58同城、boss、智联招聘的年代。
李军他是要比我年长几岁的,高中毕业后就在银城的建筑工地打拼,因为一直都有联系,便也听他讲过很多关于建筑工地的事,而我,所有的关于建筑工地的印象便是从他的口中得来的。
我和余晓见到李军的时候,他还在干活,给楼房的外墙做一些修补和刷涂料的工作。一根粗麻绳上面连着一块木头板子,而他就坐在木头板子上,一根被编得环环相扣的电线上带着一个电钻,挂在木板的左侧,右侧挂着一桶灰,他就这样从上而下的忙碌,一会儿单手持钻在这个地方打个眼儿,一会儿在那个地方抹点灰,一截又一截,这便是他的工作。
李军从墙上下来的时候,跟我们两个打招呼到:“上来了啊!”
我说:“上来了。”
“啥时候上来的。”
“昨天。”
“哦,家里还好吧?”
“家里挺好的。”
“这是你同学?”李军指着余晓问到。
“嗯,我同学余晓。”李晓便跟着打了个招呼。
我们又闲聊了一会儿,李军便说道:“我们这儿的工作就是这样,也没啥难度,看一下也就会了,就是给外墙打个眼,系个扣子,哪儿脱落严重了就再抹点灰之类的……”
我就像一个好奇宝宝一样,一会儿研究下一他那个绳子和木板的形状,一会儿拿起他的电钻在空中比划一下。结果我便很快被现实打脸,那个在李军手里看起来轻巧的玩意,在我手里便立刻沉重了起来,我也一只手把它拿了起来,但还没挥舞几下,便觉得手腕很酸,至于单手操控它在墙上打个眼,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因为你们两个是刚来的,之前也没接触过这个,如果老板要是问你们干过没,你们就说干过,你们要说没干过的话,那就只能拿个小工的钱,如果说干过的话,就能拿大工的钱,大工的钱要比小工高一倍呢。今天呢,你们两个不用干活,就跟着我学一下,如果能干的话,明天就可以开始干活了。”李军向我们两个叮嘱到,同时也教我们如何正确的使用手中的工具。
因为李军还要干活的缘故,我和余晓便跟着他一起来到了楼顶,近似三角形的楼顶上铺满了灰绿色的块状的琉璃瓦,顶梁上也有,只不过是拱形状的,阳光下,它们不仅闪闪发光,而且还变得很烫手,我往下看了看,没有护栏,一根栓着绳子的用砖头砌成的四方形柱子立在楼顶的一角,我不确定它是否牢固。
李军左手提着电钻,右手提着半桶灰,走在光滑的铺着琉璃瓦的楼顶,如履平地,而我跟余晓,压根就不敢站起来,当我鼓起勇气站起来的时候,脚下一滑,我便赶紧坐了下来,不敢再有丝毫的造次。
在李军开始下一轮工作的时候,我和余晓便已经商量着决定,要重新找下一份工作了。李军从楼上下来之后,我们便告诉了他我们的决定,然后一起吃了个便饭,便开始告别,各自寻找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方向。
我和余晓又在招待所住了两天,带在身上的钱快花光了,而我,依然不知道属于我的方向在何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