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教学的行动,有的教师把所有的行动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系统;而有的教师只是连接了一部分,或者压根没连接,所以还只是一套行动。
如果我们想改进自己的教学行动,就需要借助有效的反馈,就好像编程需要经过调试,发现其中的bug,程序员才能有针对性地修正代码。
对于教师来讲,能提供含金量最高的反馈的,莫过于统一考试。一方面,统一考试有足够严肃的氛围,并且受到学校、年级和教师高度一致的关注,绝大多数的学生做起题目来,都会比平时的练习和周测更加上心,结果的真实性更强;另一方面,统一考试能让不同班级的学生,得到一致性更强的批改,改出来的成绩也更具可比性,不像平常的周测,尽管年级考的是同一份,但都是自己改自己班,改严点的,成绩会低一些,改松点,成绩就高一些。
不过,统一考试可不会直接告诉我们哪里存在问题,它能为我们提供的,是学生的分数和答案;我们要想得到反馈,就需要对这两样进行分析,这也是所谓的考试分析。反馈的质量,取决于我们考试分析的水平。
那么,如何高效地进行考试分析呢?
考试分析的基本思路,就是从学生的分数和答案中,找到当前教学行动存在的问题,然后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使自己的教学行动得到升级。由此可看出,考试分析的步骤有两个:找问题和找办法。
1、找问题
问题的本质,是现状与期望的落差部分。比如你的期望是自己的班级考个第一,如果成绩出来,发现的确是第一,那就没问题;如果考了第三,那你和第一的差距,就是问题所在。
根据问题的本质,找问题主要有三个步骤:明确期望,定位现状和描述落差。
(1)明确期望
明确期望,实质上是回答一个问题:我们想得到什么?
按照目前的实际,我们教学的一个功利的结果,就是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衡量成绩的常用指标,就是我们熟悉的“一分三率”,即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和高分率。
先来看及格率、优秀率和高分率,这三个都属于通过性指标,也就是说,无论分数高低,只要过线,你就能为相应的指标做贡献。比如满分120分的试卷,及格线是72分,学生考80分和考90分,对及格率来说,做出的贡献都没什么区别。
为此,我们可以收集每个学生过去的数学考试成绩,计算其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结合学生平时在态度、实力和习惯三个方面的定性分析,就可以大致估计学生的数学成绩水平。一个班级的学生,按成绩水平从高到低排序,就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优秀层、及格层和后进层。这样我们就知道,能考到高分、优秀或及格的学生,大概有多少个。到了具体的统一考试,我们还可以根据试题的难度,对三个层次的人数进行略微调整,形成对及格率、优秀率和高分率的期望值。
说完“三率”,下一个是平均分,它属于绝对性指标,也就是说,你的成绩高一分,你对平均分的贡献就高一分,绝不含糊。还是刚才的例子,一个学生考80分和考90分,虽然对及格率的贡献相同,但是对平均分来说,贡献就不一样了,除非这个班的人数多到爆。
要想明确平均分的期望,先要知道分数是怎么来的。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只要把题目做出来,就能拿到相应的分数。因此,明确平均分的期望,本质上是要搞清楚: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在哪些题目上拿到分?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最好把试题亲自做一遍,和学生同时进行效果更佳。这样做的好处,是帮助我们对学生拿分的难易程度有个初步的感知。如果你三下五除二就搞定,学生可能也会觉得轻松;如果你需要绞尽脑汁,甚至看了参考答案才知道怎么做,那学生估计也好过不到哪里去。
做完一遍后,可以把一份试卷的题目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我们认为学生能够胜任的题目,称之为及格题;第二类是我们认为尽管有些挑战,但学生还是可以拿到点分的题目,称之为优秀题;剩下的第三类题目,就是对学生能力极限的考验了,称之为高分题。
分完类,我们可以分别对这三类题目的分数加总。第一类题目的总分,可以作为学生的及格空间;第一类和第二类加起来,可以作为学生的优秀空间;剩下的第三类,就是学生的极限空间。这样,我们就能大致估计学生能考多少分,形成对平均分的期望值。
有一次考区二模,我自己先做了一遍,感觉有点难;接着把试题分成三类,并把相应的分数加总,发现及格空间有75分,优秀空间有103分,极限空间有17分。这意味着,对于我的学生来讲,要想及格或者优秀,就得很小心翼翼,稍微出错可能就与及格和优秀无缘了。至于平均分的期望值,可以把及格空间打个七折,大概就是53分左右。
知道想要什么样的“一分三率”,我们就明确了对一次统一考试的期望。
(2)定位现状
定位现状,实质上是回答一个问题:目前你得到了什么?
每一次统一考试,成绩都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出来。明确预期的工作,可以在成绩出来之前搞定,成绩出来后,就可以着手定位现状了。
既然“一分三率”是期望值的核心,那现状也不例外。成绩出来,一分三率通常也会跟着出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获悉自己班级的一分三率,从中寻找异常的情况。
一分三率一目了然,那异常情况是什么?
对于及格率、优秀率和高分率,如果你的期望是有35个人及格,成绩出来发现真的有35个人及格,是不是意味着满足期望了呢?从数据上看的确如此,但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这及格的35个学生都是成绩水平在及格以上的吗?未必。
有一次考试我就发现,自己班的及格人数与上一次相同,但是把成绩一排序就发现,有两个成绩水平在及格以下的学生刚好踩中了及格线,而有两个成绩水平在及格以上的学生没考及格。这就是异常的情况,优秀率和高分率的分析也是类似。
同样道理,对于平均分,如果我们期望平均分有60分,成绩出来发现真的是60分,那么我们同样不能满足于这种数据上的达到期望值,应该进一步了解,是否所有及格题都做得不错?答案也是未必。
为了找出异常,我们需要获取学生的每题得分明细,以及每道题的平均分。如果是网上阅卷,通常会有现成的数据提供;如果是纸质批改,可以请学生协助手动输入学生的每题得分,一个Excel表就能搞定。
有一次区模拟考,我的一个班平均分53.5,隔壁班52.9,看起来我班的学生把题目做的略胜一筹,但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我把两个班的每题得分明细复制到同一张表格,一对比就发现,有八成的及格题,我班学生拿到的平均分,都比不上隔壁班,之所以略胜一筹,只不过是因为在优秀题和高分题上,我班学生的平均分稍微多一点点而已。这也是异常的情况。
为什么要寻找异常情况?因为异常情况能够让我们避免数据带来的“谎言”。就拿刚才及格率的例子来说,如果有两个成绩水平在及格以上的学生突然考了不及格,我们就要搞清楚他们是发挥失常,还是实力下降,前者意味着未来仍可保持期望,后者意味着期望值需要调整。如果有两个成绩水平在及格以下的学生突然考了及格,我们也要分析他们是实力上升,还是人品爆发,前者意味着未来很可能有两个提升的空间,后者意味着我们不用高兴太早。
平均分的例子也是一样,如果及格题的平均分不理想,我们就需要搞清楚是哪些学生得分不理想,这样下一阶段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巩固和突破的措施。如果优秀题和极限题的平均分略胜一筹,我们也要清楚是哪些学生做出的贡献,大多数情况下,这意味着优秀层的学生有着更强的竞争力。
由上可知,定位一次统一考试的现状,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数据上的定位,另一个是异常情况的挖掘。
(3)描述落差
描述落差,其实就是描述当前的教学行动所存在的问题。
同样,落差的描述,还是围绕“一分三率”。许多教师喜欢针对数据的落差来描述问题,比如原来期望有35个人及格,平均分上60,结果成绩出来,只有30个人及格,平均分就53,于是他们就把问题描述为:怎样才能多5个人及格,分数多7分?
其实,更有效的做法,是针对异常情况来描述问题,异常情况本身就是一种落差。
比如及格率,如果有两个成绩水平在及格以上的学生考不及格,那么我们可以描述问题:“他们过去能考及格,这次没有,请问怎样做可以帮助他们下一次考到及格?”
再比如平均分,如果及格题的平均分不理想的原因,是后进层的得分效率不高,那么我们就可以描述问题:“怎样做可以帮助后进层的学生在及格题上拿到更多的分?”如果优秀层和及格层得分效率也一般,那说明有些题目还不适合作为及格题,我们的问题就变成:“这些题目本来应该属于及格题,但现在还不适合,请问怎样做能帮助学生胜任这些题目?”
显然,针对异常情况描述的问题,我们更容易找到解决的方向,而且当我们解决了异常情况,数据的落差也会跟着得到解决。
2、找办法
找到了问题,我们可以把它们列在一张纸上,接着就是找办法。
有的教师倒是找得很快,看到自己班级有30个学生及格,再往下看,发现有9个学生离及格线不到10分,于是大腿一拍:“下一阶段把这9个学生抓到及格,我就有39个人及格了!”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但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你怎么确保,这9个学生及格的同时,及格的30个学生中没有人不会掉下来?
这样找办法的局限,在于只关注问题本身,没有关注到问题的本质。就好比喉咙痛,如果只关注问题本身,你的第一反应就是吃止痛药,把喉咙痛压下去;如果关注到问题的本质,你的反应是好奇自己怎么会摊上喉咙痛,一回想发现是因为近几天顿顿吃烧烤,于是忍住几天,再吃点润喉的水果,没准喉咙就不痛了。
我们很容易被问题的表面牵着走,而忽略了问题产生的根源,结果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算问题暂时被压制住,但过段时间还是会冒出来,因为真正的问题依然存在。要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要做的,就是关注问题产生的根源。
那么,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
比如,我们希望在统一考试中,自己班级能有32个人及格,这个期望值怎么实现呢?显然,光靠学生自己很难做得到,于是,我们会制定一套实现它的方法,那么,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执行了方法,就能实现期望值。
可是成绩出来后 ,发现及格的学生没有32个,而是只有30个,从30到32之间,产生了一个落差,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问题。这时我们开始分析,这个问题为什么会产生?结果发现这两个学生在考试前每周都要参加1次体育训练,刚好冲掉了1节数学的培辅。这是我们制定方法时,没有考虑进去的一个因素,不妨称之为变量。
至此,我们发现,问题并不会凭空出现,而是三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一个是期望值,另一个是为了实现期望值的方法,还有一个是实现过程中出现的变量。因此,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透过问题去看背后的期望值、方法和变量,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
调整的选择有三种:调整期望,重构方法和控制变量。
(1)调整期望。
调整期望,就是重新设定期望值,缩小现状与其落差,减少实现期望值的难度。
有些时候,我们对自己的教学成绩不满意,有可能是因为期望值过高,要么高估了学生的学习水平,要么高估了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句话说的好:“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过高的期望值,会让实现的过程变得十分漫长,甚至遥遥无期,即便在这过程中,你一直在进步,但总是存在的问题,会让你徒生焦虑,自信心和意志力也会跟着无谓受损。
与其继续焦虑前行,不如对期望值做出调整,让其落入自己的“学习区”,既有一定的挑战,又能提高实现的几率。
我们明确期望值的核心,是学生的成绩水平和试题被解决的可能性,调整期望值的思路,就是对这两项进行重新评估。
评估学生的成绩水平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量化分析,结合学生过去考试成绩的平均分、最低分和最高分,大致考量学生的水平中枢。新的统一考试成绩出来,会让每个学生的水平中枢得到刷新。有的学生变化不大,有的学生会上升或下降一个档次。
第二个部分是定性分析,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和学习习惯,大致考量学生的水平走向。有的学生理解能力挺好,但是对学习不上心,任务马虎应付,他在统一考试的成绩,往往是第一次还行,第二次吃紧,第三次无力。有的学生学得很慢,同水平的同学早就已经放弃了,他却始终专注地做任务,他在统一考试的成绩,分数可能不高,但是稳定性很强,有时还不经意地超过了一些平时的高手。
重新评估学生的成绩水平,会让班级的优秀层、及格层和后进层的名单得到刷新,形成新的期望值。
评估试题被解决的可能性,可以从每道试题的平均分和得分贡献两个方面入手。有的试题你感觉学生能够胜任,但是平均分异常的低,这时需要观察得分贡献,如果优秀层和及格层的得分都挺好,主要是后进层拉低了平均分,那还可以继续把这些题认定为及格题;如果优秀层和及格层的得分也一般般,那就不能把这些题归为及格题,直到下一阶段巩固为止。
同样道理,如果有的题目你感觉学生不容易胜任,但是平均分超乎想象,那可能意味着需要把这些题认定为及格题。
重新评估试题被解决的可能性,会让你对及格题、优秀题和高分题的认定标准得到刷新,形成新的期望值。
有人可能发现,无论是成绩水平的评估,还是试题被解决的可能性评估,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这是因为教学不像生产,只要确定投入的资源和生产的流程,出来的产品十有八九是确定的;教学更像投资,过程可以控制,但结果却无法确定。应对的办法,就是依托具体的核心数据,借助逻辑分析得出一个合理的范围,提高对结果的容错能力。近似的正确胜于精确的错误。
(2)重构方法
重构方法,就是在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对教学行动做出调整。这里的战略,指的是实现期望值的基本路径;这里的战术,指的是实现期望值的具体行动。
学生要想在统一考试中,达到甚至超过自己的成绩水平,就需要从足够多的题目中拿到分,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足够强的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帮助的着力点有三个:学习动力的挖掘、数学实力的积累和解题习惯的升级。
学习动力的挖掘,就是帮助学生做到“我想学”。如果学生愿意学,就算刚开始基础薄弱、方法笨拙,踏实的行动会跟随时间转化为丰厚的积累,效率也会渐渐有起色;如果学生不愿意学,就不会主动在学习上投入精力和时间,这样即便天资聪颖、方法高超,也会因为精力和时间的缺乏,导致积累无从谈起,效率再高也有限。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帮助学生挖掘学习动力:
一方面是学习的价值,即“学习对我有什么用?”,从时间维度看,它分为短期价值和长期价值;从空间维度看,它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我们可以立足每个维度,结合一些经典案例,和学生一起发现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另一方面是学习的预期,即“我是否真的可以做到?”,许多学生对数学望而却步的原因,是因为从一开始就认定自己没办法学好,所以没必要白费力气,我们有两种方式帮助他们梳理自信,一个是把数学任务进行分拆,降低难度;另一个是为学生提供“脚手架”式的帮助,适当地推一把,两种方式都能帮助学生更容易获得成功。
数学实力的积累,就是帮助学生做到“我会学”。数学是知识点及其关系的集合,每个知识点都包含着相应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等等。一个学生会不会学数学,就看他的头脑里有没有形成足够多的知识点,并且把这些知识点有条理地连接起来。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实力:一方面是通过创设情境、获取思路和整理思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正确地形成知识点;另一方面是提供足够多的的刻意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让学生做到随手拈来。
解题习惯的升级,就是帮助学生做到“学得好”。学以致用是检验学习质量的最好标准,对于学生来说,考试是当前无法逃避的一个现实,因此,能否在考试中拿到顺眼的分数,就成了检验数学学习好不好的一个功利标准。
考试分数的取得,除了数学实力,考场发挥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为了提高正常发挥的可能性,学生有必要升级自己的解题习惯。对此,我目前能想到的,有两个切入点:一个切入点是改善解题的验证机制,具体包括审题的关键字标注和草稿纸的规范使用,另一个切入点是改善考试的时间配置,主要策略是“一分钟原则”,即一道题审完题目,如果1分钟还没思路,就先跳到下一题。
把三个着力点的思路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实现期望值的基本路径,也就是我们的战略。一般情况下,战略不需要过多的调整,需要灵活调整的,是战略指导下的具体行动,也就是战术。因为战略只是提供一个方向的指引,而在实际的行进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独特的情境和变化,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具体的行动,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与其苦苦追寻一个终极战术,不如学会寻找更好的战术。找战术的的思路有两条:问自己和问别人。
问自己,就是通过自我反思,对现有的行动做出调整。比如每周的周测后,我会要求学生把做错的题目汇总就在一个本子里,希望能推动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后来发现,学生的确是花时间把错题本做的很工整,但也仅仅是把错题“搬运”过来而已。于是我对错题本做出了调整,要求学生花时间分析每道错题的原因,并详细地写下来。这样,我就可以把关注点,转移到学生自我反思的质量上,既能锻炼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又能提高我为学生找原因的效率,一举两得。
问别人,就是通过请教身边的同事,或搜索网络上的资源,为当前的行动提供新的选择。比如最近中考复习,平均每个礼拜都有一个连续四节课的晚修,好几次上下来,都感觉身体被掏空一样。后来和同事散步聊天,发现了一个不错的选择。一个晚修四节课,教两个班,平均每个班两节。第一节课给学生一份套题,指定题目进行限时训练,第二节课提供答案,让学生交叉批改算分,接着互相讨论订正,最后针对较普遍的问题进行点评。这样一来,既能调动学生充分参与的自主性,又能让自己得到休息的机会。
(3)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就是把已发现的变量,纳入到教学行动的决策中,同时,尽可能地提高决策的容错能力,以应对未发现的变量。
我们该如何发现变量呢?有一个工具可以做到,就是“象数理”法则。它的逻辑是,任何一个现象的出现,背后一定有数据,任何数据的变动,背后一定有道理。 也就是说,当我们发现了一个异常现象,要赶紧去找相关的数据,然后不断地问“为什么”,挖掘现象发生的道理,这样就能发现其中的变量。
比如有一次区模拟考,我在看年级成绩的时候,发现我有一个班的及格率和年级第一的一样,但是平均分少了将近6分。这是为什么呢?把两个班的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复制到一块一对比,原因就找到了,优秀层的成绩相当,及格层的成绩也相当,但是后进层不仅规模大,而且成绩也弱爆了,别人考50分,我们才考30分,可见平均分的差距,基本上是因为后进层不够给力。惭愧的是,后进层如此低的竞争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却没有引起重视,只是傻傻认为每个班的后进层实力应该都相差无几。于是,在那以后,我有意采取了一些新的行动,加强了对后进层学生的关注和跟进的力度。
每一个新的变量,都能给我们的教学行动带来刷新的机会,但无论如何得承认,变量是无法消除的,每次我们感觉局面得到掌控的时候,似乎总会有新的变量出现。为此,最好的选择,就是提供决策对未知变量的容错能力。目前我想到的做法,就是用概率的思维来看待每一个决策,持续地选择大概率成功的行动,这样即便有新的变量,出现的概率也会相对小一些。
找到办法后,我们同样可以列在同一张纸上,接着投入到教学的践行中,借助平时的课堂、作业、测验和培辅提供的反馈,进行微调,然后等待下一次统一考试的验证。
可以看出,这样的考试分析做下来,要花的时间和精力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对于统一考试来说,性价比还是很高的,相比之下,平时的周测就没必要这么做了。
有的人可能犹豫:“费那么大功夫,如果最后还是拿不到绩效,又有什么用呢?”我也曾经纠结过这个问题,后来发现,要想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竞争力,最好的策略是帮助学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因为考试就像100米赛跑,每个人只能在自己的跑道上努力。
至于在具体的考试中,学生的发挥是否出色,我们没办法控制,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出色发挥的概率,剩下的就是耐心的等待。
成绩出来,如果是成功,当然可以开心一下;如果失败了,也没必要失落,只要决策没问题,失败不过是概率的结果体现而已。但是从成长的角度来说,考试分析能帮助我们提高对教学的思考质量和决策水平,我们要选择的,就是这种高价值的事情,即便要花很多精力,而不是避重就轻,看起来好像做了很多工作,实际上一无所获。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