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的特点容易遗忘,没有深度理解,不会综合应用。阅读题目,提取信息能力薄弱。
把课堂交给学生,设计能让他们发挥的好问题是关键。比如镁离子、钴离子、铜离子分别与碳酸氢根反应,比如溶度积的系列分析,还有偏大偏小分析。
从一个点拉出一大片有挑战性的问题,有启发意义的问题。
氯化铜固体是棕色的,浓溶液是绿色的,稀溶液是蓝色的,加氨水产生蓝色沉淀,过量产生深蓝色溶液(总是把拼音点错,点反字母顺序,慎重点),再加其他物质会一直转化下去,反应就是配位键的竞争,键的牢固程度不同导致键的转化,物质的转化,现象的变化都是需要思考、琢磨的素材。
今天考试试卷反应出来的问题:
1.记忆模糊。忘记吸收乙酸乙酯的溶液是饱和碳酸钠,忘记蒸馏时温度计的位置,忘记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的共存。
这不仅是记忆问题,而是细节和原理分析,不解决原理不会有正真的理解。
2.多角度提问。这一点考验我的多角度提问的能力。关于ksp想不到好问题,遇到题目反复读,多数能找到正确答案,对于错误的原因感觉上没问题,可是讲解时总觉得说不透彻。关键在于做题少,思考少。
3.树立信心
提高分数是核心,但成绩不提高时更要有耐心,相信学生们会创造奇迹。
网友评论